首页 >> 出版物 >> 古脊椎动物学报

学报文章下载

广东省南雄盆地白垩系——第三系交界恐龙绝灭问题

1991年 第29卷 第1期:1~20

发表日期:2008-12-30李志恒来源:放大 缩小

作者:赵资奎 叶捷 李华梅 赵振华 严正

摘要:广东省南雄盆地中的红层可划分为三个群五个组,大致代表了晚白垩世—始新世的沉积。根据绝对年龄、古地磁测定结果和脊椎动物化石组合性质的综合分析,位于地磁极性带29R上部的坪岭组和上湖组之间的分界线被确定为K/T界线。
    对晚白垩世恐龙蛋的研究表明,不同“种”的恐龙蛋是在地磁极性带29R的中、下部,也就是说在白垩系—第三系交界之前20~30万年期间绝迹的。而且在这一时期内,所有已发现的蛋壳中,绝大多数蛋壳的厚度和显微结构都显示出明显的病理特征,例如根据随机取样统计,Macroolithus yaotunensi蛋壳异常结构的出现率,最高可达75%。
    产生病态恐龙蛋壳的生理机制可以根据发生在现生鸟类的相同病理特征来解释。进一步分析恐龙蛋壳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Pb,Cu,Mn等9种元素丰度变化在这一时期达到最大峰值,δ18O也出现正异常。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微量元素的污染和气候突然的变化妨碍了正常蛋壳结构的形成,导致了恐龙的绝灭。这一绝灭过程大约经历了20~30万年。

关键词:广东南雄 K/T交界 恐龙绝灭 恐龙蛋

卷期:29卷 01期

相关附件下载:广东省南雄盆地白垩系——第三系交界恐龙绝灭问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