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第39卷 第4期:251~265
作者:吴肖春 刘 俊 李锦玲
摘要:初步研究了山西省永和县桑壁镇铜川组二段产出的两件初龙形类化石标本( IVPP V12378 ,V 12379)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新属新种———桑壁永和鳄( Yonghesuchus sangbiensis gen. et sp. nov. ) 。
它以下列共存的衍生特征区别于其他初龙形类(archosauriforms) :1) 吻部前端尖削;2)眶前窝前部具一凹陷;3) 眶前窝与外鼻孔间宽;4) 眶后骨下降突的后2/ 3 宽且深凹;5) 基蝶骨腹面有两个凹陷;6) 齿骨后背突相当长;7) 关节骨的反关节区有明显的背脊,有穿孔的翼状的内侧突,以及指向前内侧向和背向的十分显著的后内侧突。
由于缺乏跗骨的形态信息,目前很难通过支序分析建立永和鳄的系统发育关系。但可以通过头骨形态来推测永和鳄在初龙形类中的系统位置。永和鳄有翼骨齿,这表明它不属于狭义的初龙类(archosaurians) 。其通过内颈动脉脑支的孔位于基蝶骨的前侧面而不是腹面,在这点上永和鳄比原鳄龙科( Proterochampsidae) 更进步,这表明与后者相比永和鳄和狭义的初龙类的关系可能更近。在中国早期的初龙形类中,达坂吐鲁番鳄( Turfanosuchus dabanensis)与桑壁永和鳄最接近,但前者由于内颈动脉脑支的孔腹位而比后者更为原始。
根据以上头骨特征以及枢后椎椎体之间间椎体的存在与否,推测派克鳄( Euparkeria) 、达坂吐鲁番鳄(如果存在间椎体) 、原鳄龙科和永和鳄与初龙类的关系逐渐接近。而且这与这些初龙形类的生存时代基本一致。
永和鳄比产于上三叠统下部的原鳄龙( Proterochampsa) 进步,它的发现支持含化石的铜川组时代为晚三叠世的观点。
关键词:山西永和,晚三叠世,铜川组,初龙形类,解剖学
卷期:39卷 04期
相关附件下载:中国陆相上三叠统第一个初龙形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