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出版物 >> 古脊椎动物学报

学报文章下载

山西榆社云簇盆地双角犀一新种

1963年第7卷 第4期: 325-330

发表日期:2010-03-23来源:放大 缩小

作者:周本雄

摘要: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推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室内,保存着一个采自山西榆社的,相当完好的双角犀的头骨。美中不足的是,在这一标本上只标明了“山西云簇”的字样,而关于标本的详相地点及层位则不明。根据标本的石化程度很深以及附着有浅黄色的细砂填充在标本凹陷孔道内等情况看来,这一头骨很有可能出自山西榆社,云簇盆地的夹有泥灰层的砂层,即桑志华等(1935)所谓的“榆社盆地的第III带”(含真马化石层)。时代相当于泥河湾层(更新世初期)。根据目前的资料,在中国,双角犀属(Dicerorhinus)的比较可靠的化石记录仅限于华北及东北地区。时代自更新世初期延续至中期,而以中期的材料较多。更新世初期的化石记录则很少,仅德日进等(1930)报导过在河北宣化泥河湾层发现的,这一属的几个牙齿(主要是乳齿),当时鉴定为Rhinoceros sinensis Owen,后来订正为梅氏犀(Dicerorhinus merckii (Jäger) )。此外,德日进(1941)曾提出过,华北好几个有维拉方期地层的化石地点(泥河湾、太谷及榆社等),有“似梅氏犀”的双角犀,但后来也未作过正式的描述。因此,象榆社的这一如此完整的犀牛头骨标本,对于研究这一类犀牛的系统演化及层位对比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兹将标本简要描述如下。

卷期: 7卷 4期

 A New Species of Dicerorhinus from Yushe, Shansi, China

Chow Ben-shun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