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园地 >> 纪检工作 >> 警钟长鸣

警钟长鸣

【瞭望】科技界戒浮躁抓学风

发表日期:2019-09-16来源:放大 缩小
作者:董瑞丰
  去浮躁之气,科技界正迎来一股新风。 

  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召开全院会议,布置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开展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案例警示,主动破解学风和诚信治理难题,逐步完善科研诚信建设教育、预防、监督、惩戒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 

  据了解,其他科技相关部门也在陆续部署类似工作。    

  此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力争一年内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落实,三年内取得实质性改观。 

  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是此次作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指向。    

  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涉嫌造假、南京大学梁莹删除百篇论文、国际学术期刊大规模撤稿事件……近年来,一些科研学术不端行为陆续被曝光。    

  学术不端的背后,是一小部分科技人员作风不严、学风不正。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科技界专家列举了几种现象:    

  履历“注水”。申报项目、奖项时,个人履历不仅“贴金”,还要造假,把自己搞得花团锦簇,借机拿到人才“帽子”,也收获一堆项目和奖项,寒了老实人的心。    

  单位“护短”。调查处理撤稿论文时,个别科研单位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内部调查避重就轻。曾出现一个案例:首次调查结论,不存在科研不端行为;经上级机构组织专家复议后,退回该单位再次调查并由法人在报告上签字,调查结论就有了改变。    

  “人情稿”牵连。部分科研人员追求“数量”,在一些没有亲自参与的论文上署名,并在参评职称、申报项目时予以默认,一旦论文撤稿、造假事发,同样脱不了干系。    

  惩戒有“盲区”。个别被认定为学术不端的人员,由于未受到联合惩戒,可以通过调离原单位、取消项目等方式“避风头”,过一段时间又从其他途径申报项目,奖励待遇甚至得以保留。   

  作风不严、学风不正,虽然是少数现象,但侵蚀了科学家精神,伤害了中国科学界的公信力,破坏了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    

  “优良的作风和学风是做好科技工作的‘生命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根基,决定科技事业的成败。”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说,我国科技界作风学风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学术不端、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依然存在,不能任其蔓延。    

  为此,各方着眼长效,正汇聚力量,推动作风和学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为科技人员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在中科院内部一项调查中,80%的被访者认为,“改革科技评价方式”和“加强教育引导”是改进学风和诚信建设的主要途径。    

  提升学术不端行为调查规格、不合格调查“难过关”、报送严重科研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名单……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实施后,中科院对被举报的学术不端行为查实率明显提升。    

  查实率提升,不代表此类行为总数大幅上升,但说明调查力度实实在在加大了。    

  中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深入弘扬传承老一辈科学家对党忠诚、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对违背科研诚信要求和学术不端的行为,开展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严肃查处,真正起到震慑效果。    

  同时,把作风和学风建设作为解决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工作“两张皮”的有效切入点来开展工作。 

  此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就南京大学梁莹抄袭剽窃论文等一批科研诚信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处情况,向社会作了公开通报。 

  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意见,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措施正在落实: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后一个月内,要将所涉及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交所在单位统一管理、留存备查;每名未退休院士受聘院士工作站不超过1个、退休院士不超过3个,院士在每个工作站全职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3个月……      

  益发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可期,不断优化的科技创新生态可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