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成果
2017
1. 汪筱林等在《科学》发表了在新疆哈密戈壁发现的早白垩世翼龙蛋、胚胎和骨骼化石的研究结果。这是全世界首次发现“3D”版翼龙胚胎。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人们了解翼龙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情况。这一研究对开展中国北方早白垩世不同盆地生物地层的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2. 毛方园等在《自然》发表了关于晚侏罗纪早期燕辽生物群树贼兽新种——阿霍氏树贼兽的研究成果。标本产于河北省青龙县,不仅保存了迄今为止贼兽类中最好的滑翔皮翼形态和毛发印痕的细节,还保存了中生代哺乳动物中时代最早、最为完整的中耳区结构。这一研究对于认识中生代哺乳动物多样性和哺乳动物中耳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3. 徐星等人在《自然-通讯》报道了在辽西义县发现的距今约1.25亿年的滕氏嘉年华龙。具有与始祖鸟非常类似的羽毛,显示出在向鸟类演化过程中广泛出现的“四翼”形态。 此项研究还表明,对飞行至关重要的不对称飞羽的出现时间要更早,它们很可能最先在恐龙尾部出现,这对于探讨飞羽如何演化意义重大,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尤其是和飞行能力相关的一些重要特征的演化过程。
4. 姜宝玉等人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通过扫描电镜和CT成像等技术,并根据与恐龙、早期鸟类和现生鸟类踝部结构对比,发现孔子鸟已经具有了下跗骨、胫骨软骨和跗骨间籽骨,但这些特化结构还主要以软骨为主,并具有介于早期恐龙和现生鸟类之间的踝部姿态,支持了现生鸟类屈膝姿态是从早期恐龙以及早期鸟类那里逐渐演化过来的。尽管孔子鸟腿部的形态和功能与现生鸟类不完全相同,但正在接近现生鸟类。
5. 王敏等人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关于早期鸟类腕掌骨和腰带骨骼愈合的研究,提出作用于这些骨骼愈合的发育过程在鸟类演化早期是多效性的,在鸟类演化后期,这些发育过程可能受到飞行的选择限制而失去了多效性,可能反映了发育可塑性。
6. 杨进辉等人在《Geology》等发表论文,提出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广泛经历了重循环古老地壳物质的交代,交代时间可能发生在中生代。这些结论表明在克拉通破坏期间,古老地壳物质重循环到软流圈,由于温度的升高脱水或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熔/流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形成中生代具有强烈富集的幔源镁铁质岩石的源区。这一研究揭示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详细过程,提供了可靠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