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科普动态

兰州晨报:“东生甘肃鲨”亚洲首见

发表日期:2009-06-05siteivpp_cpf来源:放大 缩小
      2000年肃北马鬃山地区发现的鱼类化石被确定为二叠纪完整弓鲛类软骨鱼

  本报讯(记者 卢伟山)2000年在我省肃北马鬃山地区发现的鱼类化石,经中科院和甘肃省博物馆研究人员多年研究后被确定为二叠纪完整的弓鲛类软骨鱼,这是我国乃至亚洲首次发现的完整的软骨鱼类化石。在陆相地层发现的这一弓鲛类化石被命名为东生甘肃鲨,以资纪念已故的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

  反映这一学术成果、由包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念忠研究员和甘肃省博物馆张行研究员等撰写的论文《中国西北晚二叠世新的、完整的弓鲛类》被刊载在2009年5月29日瑞典出版的动物学报(Acta Zoologica)90卷增刊上,这一论文也是有关全球二叠纪弓鲛类的首次报道。

  据省博物馆研究员张行介绍,在现生的脊椎动物中,有颌脊椎动物的种类占99.7%以上,其中软骨鱼类不足2%;而软骨鱼类绝大部分都生存于海洋环境,只有极少数生存于淡水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软骨鱼类的骨骼是软骨性的,所以牙齿、鳍棘和鳞片等膜质骨以外的其他化石极为稀少。因此,从甘肃肃北马鬃山晚二叠世陆相地层获得的弓鲛类软骨鱼实属难得。

  弓鲛类化石是软骨鱼类鲨目中重要的一支。生存于晚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尽管弓鲛类的完整化石不多,但石炭纪和中生代都有少数完整化石,唯独二叠纪没有完整的弓鲛类的记录,所以“东生甘肃鲨”填补了这一空缺。我国以往发现的弓鲛类化石仅仅局限于牙齿、鳍棘和鳞片等膜质骨化石,这些化石被发现于我国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海相、河口相和陆相地层中。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群绝灭。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念忠研究员在研究浙江长兴全球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鱼类序列以及它们的绝灭、复苏和辐射时曾指出,浙江长兴一带二叠纪末发生的绝灭事件导致95%以上的鱼类在二叠纪末绝灭。产自晚二叠世的‘东生甘肃鲨’尽管为淡水鲨类,但它对今后古老的原始硬骨鱼类之一——弓鲛类乃至鲨类的绝灭、复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它也为二叠纪海相/非海相弓鲛类的对比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材料。”张行这样评价这一研究成功的价值。

摘自http://lzcb.gansudaily.com.cn/system/2009/06/05/011123124.shtml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