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科普动态

【中国科学报】第九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专题

发表日期:2018-07-13来源:放大 缩小

  编者按: 

  7月8日,第九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在台北揭晓。由本报组织评选推荐的大陆地区作品《上帝的手术刀》获创作类金签奖、《最好的告别》获翻译类金签奖,《演化》获翻译类银签奖,另有《数学简史》等7本获创作类及翻译类佳作奖。本期读书版特推出专题,请作者、译者及编辑谈谈获奖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

  评委说 

  量与质的飞跃 

  ■本报记者 袁一雪 

  7月8日,台北市“中研院”物理所一层演讲厅内掌声与笑声不断,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以下简称吴大猷科普奖)的颁奖典礼正在这里举行。“中研院”院士曾志朗、“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院士李定国和吴大猷学术基金会董事长、院士吴成文,以及中科院院士杨焕明、中国科学报社副总编辑郭道富等人出席了此次颁奖会。

  今年,海峡两岸共有520余本科普图书参与初选,最终20本图书进入决选,通过两岸6位院士的投票选择,选出创作类金签奖1本,银签奖2本,翻译类金银签奖各1本。

  自2000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的吴大猷科普奖,已经持续了18年。但与往年相比,此次参与评选的评委们均表示,近两年,两岸的科普图书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设立此奖的目的就是鼓励华语科普图书的创作。”吴成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吴大猷科普奖创立以来,大陆推荐的科普图书包揽创作类与翻译类金签奖还是第一次。作为召集人、已经参与九届评选的台湾大学物理系教授孙维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从前几届评选中可以看出,大陆作者的创作能力很强,台湾译者的功力则更胜一筹。但是今年这样的差距并不明显。我认为这是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对两岸乃至全球从事科普工作的华人起到的激励作用”。

  “中研院”院士朱国瑞也连续几届参与了评选工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陆的翻译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遣词造句值得台湾译者借鉴。

  首次参与评选工作的杨焕明对评选过程给出了高度肯定:“评委评价图书很客观,对于每本书的讨论都很充分。特别是评委们不会唯一某人马首是瞻,而是各抒己见。往往是一位评委刚刚说一本书好,其他评委的批评就随之而来。”

  杨焕明在颁奖典礼上表示,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进步,而科普就像一颗种子,落在读者的土地里,才能开花结果。

  吴大猷科普奖无疑为所有华语的科普作品提供了一片沃土和一个公平展示的平台。就像吴成文所说,吴大猷科学普及奖的设立是为了发扬吴大猷先生终身致力于两岸教育与科学的研究精神,“我们希望更多的作者加入到科普创作行列中,也希望更多译者翻译更多的科普书籍” 。

  第九届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的评选落下帷幕,也为下一届科普书籍的评选拉开了序幕。对于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如何更公开公平地评选好书,评委们也直抒己见。比如,下一届是否要考虑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类书籍分开评选,这样可以保证两类图书按各自的体系评价;再比如,青少年科普图书也应该因其读者群的不同而进行细分,因为青少年与少儿群体的科普图书内容有差异,一类是略有深度的中学生读物,一类则是浅显易懂的图解科普书,两种若按统一标准则很难评判。这些都期待在下一届吴大猷科普奖的评选中得到完善。

   

  吴大猷学术基金会董事长吴成文与中科院院士杨焕明(右)

   

  中国科学报社副总编辑郭道富

  金、银签作品: 

  既科学又优雅 

  ■本报记者 袁一雪 

   

    

   

    

   

  金签奖: 

  (创作类)《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翻译类)《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在本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中,浙江人民出版社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创作奖金签奖《上帝的手术刀》、翻译类金签奖《最好的告别》均出自其与策划方湛卢文化的合作。

  《上帝的手术刀》源自2016年湛卢文化策划出版的“生命科学”书系。因为基因编辑技术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且最具争议的技术,特别是针对人类的基因编辑,所以,“我们希望策划一本书,探讨这一话题,拥抱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希望,阐释可能出现的伦理和道德风险”。湛庐文化商业图书事业部总编辑董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确立主题后,编辑找到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确定其为作者。这是因为他既深入一线研究,拥有较多的科研成果,又文笔卓然,热衷科普。在创作时,王立铭一直坚持贯彻科学性原则,不管需要解释的内容如何枯燥艰涩,也绝不会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将科学性的内容省去。

  谈到翻译类金签奖《最好的告别》,湛庐文化人文社科事业部总编辑季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们一直关注着《最好的告别》的作者阿图·葛文德,所以《最好的告别》一出版就签下了国内版权合约。“当今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字,它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人的寿命变长,人对生命质量的关注也逐渐提升,人们面临衰老与死亡时,这个矛盾,痛点就会特别突出。所以这是一本有关生命的书,任何年代都值得阅读,但在当下它道出了更多人内心深处的担忧与恐惧,同时给予人们面对它的智慧、勇气与爱。”季阳说。

  译者彭小华说:“当初我选择翻译这本书,有三重理由。首先,我希望在老年和重病到来之前作好准备。我相信,克服了老年和重病、死亡恐惧,可以更轻松、更愉快地生活。其次,作为女儿,我希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为父母提供更好的陪伴。再者,推己及人,我知道很多人有与我类似的想法,通过译介,可以让更多的人受惠于作者的观念,于我是一份荣幸,一种福报。”

  而且,为了让国内读者能够接受这本书,在翻译前和翻译中期,编辑和译者多次就译稿的文风进行探讨。“我们觉得语言要克制,不去刻意煽情。另外在一些特别词上,比如死,文中多用‘die’‘death’,考虑到中国人对死、死亡这两个词还是有忌讳,所以根据上下文来灵活地选择更贴近我们现实生活的词,比如:逝去、走了、往生等。”季阳说。

  银签奖: 

  (翻译类)《演化》

  获得翻译银签奖《演化》的译者,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邢路达、胡晗、王维也经历过中英文翻译的难题。“因为翻译科普作品,必须保证内容的绝对准确、严谨。那么,译者就仅仅是一个转述者,思维、表达都要求尽可能与作者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让读者与作者直接交流的效果。”邢路达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而另一位译者胡晗则会拿村上春树激励自己:“为什么职业作家仍要坚持翻译这项工作?相比于原创,它没那么烧脑,同时又会锻炼你的文字、你的逻辑,快速学习优秀作品的写作。”

  同样,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在《演化》的原文以外,译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演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充分反映了译者的主体性。其一,对各篇章标题的反复推敲与打磨,充分考虑到意蕴的双关;其二,对书中专业名词言简意赅的注释和数据信息的更新,提升了文本的易读性;其三,对图注中的物种拉丁学名重新审订,发现问题并及时同作者和国外出版方沟通,体现了译者的严谨认真。”《演化》编辑马步匀解释说。

  最终,这本以清新的黑白照片、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干净简洁的排版组成的《演化》诞生了。“翻开它,仿佛让人远离了喧嚣的街道、闪烁的霓虹,置身于安静的博物馆大厅,聆听一具具动物骨架讲述着生命演化历程中的神秘与惊奇……”邢路达说。而图书版权页上两个主题词“物种进化—普及读物”“黑白照片—摄影集”和分类号,更明确地告知所有人,《演化》是一部科学与艺术的跨界作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