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科普动态

【中新社】中国研究发现1.2亿年前今鸟型类燕鸟科两个新属种

发表日期:2020-12-22来源:放大 缩小
短胸似燕鸟正型标本及研究图示。(王敏 供图)

  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通过对所有已发现的1.2亿年前的今鸟型类燕鸟科标本进行形态对比,最新研究发现“短胸似燕鸟”和“李氏别鸟”两个新的属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燕鸟科目前包括三个属和种,另一个为燕鸟科代表属种“马氏燕鸟”。

  由中科院古脊椎所王敏、刘庆国、李志恒、周忠和共同完成的这项古鸟类演化进展成果论文,近期已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系统古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他们完成关于中生代今鸟型类燕鸟科的多样性和分支系统厘定工作,认为整个燕鸟科在体型多样性方面甚至超过所有其他早白垩世今鸟型类之和。

短胸似燕鸟和马氏燕鸟头骨对比。(王敏 供图)

  燕鸟科属于一类体型较大的生活在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25亿年)的今鸟型类,该类群记录了吃鱼这一食性在鸟类演化中最早的出现。因为其细长的上、下颌上密布大量牙齿,所以燕鸟科的辨识度较高。迄今,大约有40件化石被不同学者归入到燕鸟科,建立了两个种,均归入燕鸟属。与之相比,其他已发现的今鸟型类化石较少,往往仅有正型所代表的一件标本。虽然燕鸟科的化石数量多,但是针对这些化石还缺乏详细的比较解剖学的研究,已命名的属种的鉴定特征从今天来看更多的是整个今鸟型类的共有祖征,分类的不清楚极大限制了学界对这样一个类群演化多样性的认识。

  基于此,中科院古脊所科研团队通过对所有已发现的燕鸟科标本进行形态对比,新研究发现了两个新的属种:短胸似燕鸟和李氏别鸟。刘庆国介绍说,短胸似燕鸟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中首次记述,并作为一新种归入燕鸟属。然而短胸似燕鸟的形态与燕鸟属的代表种马氏燕鸟差异巨大,包括泪骨呈“T”型、齿骨第一枚牙齿异常粗大、下颌具有一对窗孔、前颌骨侧面具一大的窗孔、颈椎的前关节突长于后关节突、乌喙骨喙状突向内侧收缩等,所以最新的研究将其作为一新属。

李氏别鸟正型标本及研究图示。(王敏 供图)

  科研团队指出,李氏别鸟的正型标本起初被视为马氏燕鸟的归入标本,但是最新研究发现,李氏别鸟与马氏燕鸟巨大的形态和体型差异,这表明之前的分类有误。李氏别鸟的主要鉴定特征包括下颌发育明显的后关节突,愈合荐椎包括8枚锥体,胸骨前外侧突不发育且外侧突末端未膨大。

  与此同时,本次研究还对之前归入到燕鸟属的所有标本的分类位置进行修正,对马氏燕鸟的鉴定特征进行厘定,认为之前命名的“国章燕鸟”属于马氏燕鸟的同物异名。

  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团队还对系统厘定后的燕鸟科进行形态多样性的研究,发现燕鸟科在前、后肢长度变化范围的程度上甚至超过所有其他同时代今鸟型类之和。王敏认为,前、后肢长度的变异反映出燕鸟科内部发生了生态分异,有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燕鸟科相较于其他今鸟型类多样性更高。(完)

报道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12-21/9367449.shtml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