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科普动态

【文汇报】扩散2000公里!这种2000万年前的小兽开枝散叶本领真强!

发表日期:2021-09-17来源:放大 缩小

  近日,《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李录等的论文,报道了内蒙古中部地区早中新世敖尔班(下)动物群和嘎顺音阿德格动物群的三种短面猬。

 

敖尔班地点3D复原图(张绍光 摄) 

  短面猬,顾名思义,是一类奇特、面部短缩的猬科动物,其牙齿数目明显减少,并且具有和食肉类相似的裂齿。与其他猬科成员相比,其时空分布相当有限。

  短面猬亚科最早出现于蒙古早渐新世,其后逐渐扩散至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早中新世开始出现于北美洲西部,晚中新世最终全部绝灭。 

  亚洲地区的短面猬对于研究该类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至关重要,然而亚洲已知的材料均十分稀少且残破,除皋兰山后短面猬外,绝大部分属种仅以下颌或零散牙齿为代表,能够提供的信息有限且缺乏准确性。 

  内蒙古中部地区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的调查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 G. Andersson)对化德县二登图地点的化石采集。此后的若干研究工作使该地区不少地点成为东亚知名的新近纪经典化石地点。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筛洗采集化石技术的应用,在该地区的新近纪地层中发现了多个小哺乳动物群,并基于啮齿类化石初步建立这一地区的生物地层年代框架。

  201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继续与当地研究机构合作,对该区新近纪地层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考察,以期进一步完善该地区小哺乳动物尤其非啮齿类的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将陆续发表。

 

IM1905地点准噶尔合短面猬头骨(高伟 摄) 

  本次研究报道的准噶尔合短面猬(Synexallerix junggarensis)头骨保存完好,经过详细描述和对比显示其与北美洲短面猬而非亚洲其他短面猬的亲缘关系更加密切。

  据此推测,与准噶尔合短面猬关系密切的一支短面猬可能直到早中新世早期才和若干食肉类一起扩散至北美洲。 

  此外,此次报道的化石发现地与该种最初命名产地新疆富蕴距离超过2000公里,证实了短面猬和现生猬亚科成员如大耳猬,一样具有非凡的扩散能力

  除准噶尔合短面猬外,内蒙古中部地区还发现了另外两种体型大小和形态特征均有差异的短面猬,表明短面猬并未像以往认为的那样罕见,在适宜的环境具有相当的分异度和多样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