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徐光辉研究团队对采自云南罗平三叠纪海相地层3件2.44亿年前古鱼化石的最新研究发现,它们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肋鳞裂齿鱼类,将肋鳞裂齿鱼类最早发现纪录提前约200万年。这也是该鱼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因此命名为亚洲肋鳞裂齿鱼。
徐光辉研究员26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肋鳞裂齿鱼的名称缘自其具备裂齿鱼到肋鳞鱼的过渡状态。这次研究发现的亚洲肋鳞裂齿鱼是2.44亿年前罗平生物群中的稀有物种,研究团队在罗平历时10多年野外科考采样,迄今也仅发现该古鱼类物种3块化石,所幸它们保存都十分完好,可以完整复原其形态特征,为研究肋鳞裂齿鱼科的骨骼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重要信息。
他说,肋鳞裂齿鱼类年代地层学研究表明,亚洲肋鳞裂齿鱼距今约2.44亿年,比此前在欧洲发现的肋鳞裂齿鱼类早200万年,从而更新了人们对肋鳞裂齿鱼科起源的认识和对三叠纪海洋生物复苏的了解。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已由最新一期国际专业学术期刊PeerJ在线发表。
中科院古脊椎所介绍说,距今约2.5亿年前,地球生命历史中发生最具灾难性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为了解之后的三叠纪生态重建,徐光辉研究团队对中国云贵地区的三叠纪海相地层进行10余年的持续研究,已先后发现、命名21种水生脊椎动物化石。
徐光辉说,本次研究命名的亚洲肋鳞裂齿鱼是一种生活在浅海的小型肉食性鱼类,可以吃一些虾类等小型的带硬壳的无脊椎动物,其特征包括身体前部有3列较高的鳞片、近背侧鳞片腹部有显著的后刺,而欧洲同类身体前部只有2列较高鳞片。
肋鳞裂齿鱼类是中三叠世海洋生物复苏时期新鳍鱼类干群的代表物种,此前最早化石记录是发现于2.42亿年前意大利和瑞士交界的海相地层中,亚洲肋鳞裂齿鱼的研究发现,将肋鳞裂齿鱼类发现的最早记录提前约200万年,增加了学界对肋鳞裂齿鱼类生物地理的认识。
他指出,由于肋鳞裂齿鱼类同时具有肋鳞鱼类和裂齿鱼类的过渡特征,其分类位置难以确定。最新研究根据对欧亚肋鳞裂齿鱼类的详细对比和分支系统学研究,首次提出肋鳞裂齿鱼类是漏卧鱼类姐妹群的观点,新建立肋鳞裂齿鱼科,并将它归入漏卧鱼目。“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肋鳞裂齿鱼类的分类学问题,同时对于了解三叠纪新鳍鱼类的早期演化和生物地理也具有重要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