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年前,它们称霸整个地球,也是最受欢迎和瞩目的古生物——恐龙。
6月18日,宁波博物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带来少儿科普展“我们的恐龙”隆重开展,展出74件恐龙化石、模型、复原雕塑等,并配合丰富的图文说明、精彩的多媒体展示与互动装置,让观众一秒“穿越”远古时期,切身感受恐龙压倒性的原始魅力。
走进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架近15米长、近7米高的克拉美丽龙骨架模型,十分震撼。本次展览所展出的恐龙均持有中国“身份证”,它们全部都是历年来中国恐龙科考发现和研究成果。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恐龙发现最多的国家,也是恐龙研究最为理想的区域之一,由中国发现并命名的恐龙种类共有338种之多,位列世界第一。
本次展览,真实还原了恐龙生活的主要活动环境,同时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内蒙古、四川、新疆以及辽宁。你能看到大大小小的“中国龙”,活跃在沙漠、河湖、火山等生态环境中。例如云南禄丰地区,远古时期是生态活跃的河湖环境,所出土的许氏禄丰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它是第一种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和装架的恐龙,是中国已知时代最早的恐龙,也是第一种由中国古生物学家命名的恐龙;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的恐龙化石,是中国恐龙科考与发掘最早的地方,再现了窃蛋龙、原角龙等十余种恐龙的繁衍生息;经历了火山爆发的寐龙、鹦鹉嘴龙等,因为被火山灰快速埋藏而留存了最生动的生前姿态和更完整的生物信息。
恐龙自被世界发现,就不断地激发着我们的想象与好奇。它们吃什么?它们有没有天敌?它们最后去了哪里……所幸,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能够将恐龙及它们生活的时代,描绘地更加准确了。本次展览,展示了不同生态环境中恐龙的形态与生活习惯,更通过胚胎化石、粪便化石、胃石、足印等,深入发掘了恐龙的育儿、生长、食性、生活习性等各种细节。例如难逃泥潭龙,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会逐渐从杂食转为植食性恐龙;骨骼化石中存在胃石的窃蛋龙,不仅证明它会吞食小石头来帮助消化食物,也间接证明了已灭绝的鸟类和恐龙之间的演化关系;中国辽宁热河生物群出土的赫氏近鸟龙化石,是世界已知最早的带羽毛恐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被精准复原出羽毛颜色的恐龙,自此打破人们心中对恐龙身体恐怖灰暗的固有印象。
为了更好地提升参观体验,本次展览还引进了多样化的数字化技术和互动装置。展厅中,随处可见多样的互动体验内容,例如“从恐龙到鸟的演化”触摸装置、“恐龙化石转转乐”、和马门溪龙比腿长等等,都可以让小朋友们充分调动感官,零距离接触恐龙,并在动手动脑中,深入学习自然科普知识。
同时,宁波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也将围绕本展览,不定期面向公众推出。每周的青少年探索体验活动将以展览为主题,为小朋友们带来参观、课程、动手的多维度活动;暑期夏令营将围绕恐龙,开展恐龙知识学习、手工互动、博物馆夜宿等活动。还有更多的精彩活动将通过线上、线下多个渠道持续推出。
本展览将持续展出至9月4日,让“我们的恐龙”刷热整个暑期。
(原载于凤凰网宁波 金佳阳 诸瑗瑗 通讯员 项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