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科普动态

【文汇报】国博推出“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展,清晰勾勒华夏族群演化的基本图景

发表日期:2023-06-25来源:放大 缩小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是人类一直在试图回答的问题。6月21日,“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展览媒体开放日活动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将于2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主办,通过物竞天择、矗立东方、智慧灵长、现代之路四个单元的220余件(组)文物,结合各类场景还原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灵活地将近百年来中国在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古DNA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展现出来,全面讲述人类从猿到人的百万年活动历程,系统阐释源远流长的文化根系和文明流变。

 

  ▲中国古人类化石地点分布图 

  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从1929年周口店遗址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头骨化石起至今,我国境内已有70多处遗址发现了史前人类化石。分布在广袤中华大地上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山顶洞人等诸多古人类化石,连同大量伴生遗存,共同构成了人类演化发展的直接证据。20世纪80年代后,古DNA(脱氧核糖核酸)开始成为研究人类遗传与演化历史的有力工具,也为探寻人类起源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人类史研究更加异彩纷呈。我国考古工作者持续推进中国境内人类起源、现代人起源、旧石器时代考古等方面的研究,以愈加丰富详实的资料实证我国的百万年人类史,为更好研究中华文明史提供了一手材料,为推进全球关于人类起源和演化规律的认识做出了贡献。

 

  ▲元谋人牙齿化石模型,云南元谋,早更新世(距今约170万年)(李扬/摄) 

  “物竞天择”部分以古脊椎动物演变历程展现生物多样性及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矗立东方”部分以元谋人、蓝田人、泥河湾、北京人等重要发现展示中国直立人的演变形态;“智慧灵长”部分展现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智人的发展历程;“现代之路”部分借助基因组数据成果,展示现代人的直系祖先,即早期现代人的演变格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邓涛说,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从1929年周口店遗址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头骨化石起至今,我国境内已有70多处遗址发现了史前人类化石。

 

 

  ▲南京人头骨模型,南京汤山,中更新世(距今50-35万年)(李扬/摄) 

  “近年来,古脊椎所在国内率先将高清晰度CT、同步辐射、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图像分析等新技术手段应用于古人类研究,大大推进了该领域研究进展。尤其是对古核基因组捕获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使大规模研究古DNA成为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人类学、演化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发展。利用这项技术,我们解码了东亚最古老现代人‘田园洞人’基因组,揭示了东亚史前人类的多样性与遗传历史的复杂性;我们大规模、系统性研究了我国南北方古人群基因组,揭示了近万年来中国人群南北方分化格局、主体遗传连续性、双向迁徙过程,以及南岛语系人群的中国南方起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这些工作,填补了东亚史前人类遗传与演化的重要信息缺环,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团队独立开展相关研究的技术与创新实力。”邓涛介绍。

 

  ▲古核DNA捕获技术 

  邓涛表示,此次展览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成立90多年来在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古DNA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丰富的标本馆藏完美地呈现出来,向公众生动展现了中华大地上百万年的人类活动历程,清晰勾勒出华夏族群演化的基本图景和各区域演进路径,系统阐释源远流长的文化根系和文明流变,使观众更加深刻地感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丰富内涵。

 

  ▲中为棘鼻青岛龙模型,山东莱阳,晚白垩世 

 

  ▲恐龙蛋化石,山东莱阳,晚白垩世(李扬/摄) 

 


  作者:文汇报驻京记者 李扬

  图片:除署名外均国家博物馆王超摄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