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倩)北京时间2月13日,国际期刊《Nature》上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关于侏罗纪鸟类的最新发现,研究人员在福建政和县找到了比始祖鸟更像鸟类的化石——将其命名为“政和八闽鸟”。这个重大发现首次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构造在侏罗纪就已经出现,并将这一特征出现的时间提早了两千万年。
政和八闽鸟和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赵闯绘制)
侏罗纪时期,鸟类有没有出现?一直是一个争论!此前,人们熟知的侏罗纪鸟类只有发现于德国的始祖鸟。然而近年来,部分研究认为始祖鸟属于恐爪龙类,而非鸟类。202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组建的野外团队在福建政和县杨原乡大溪村发现了一件不完整的爬行动物化石,经过长达一年的室内修复和研究分析,确定该化石属于鸟类,团队将其命名为“政和八闽鸟”。相较于恐龙和始祖鸟的肩胛骨和乌喙骨是愈合在一起的一块骨骼。“政和八闽鸟”则是分开的肩胛骨和乌喙骨,这是进步鸟类的一大特征,此外,“政和八闽鸟”还具有尾综骨,而并非像始祖鸟或者其他爬行动物那样具有的长尾骨。尾综骨的出现是构成现代鸟类体型的基石。
政和八闽鸟正型标本
团队表示,“政和八闽鸟”的发现揭示出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将人类发现鸟类尾综骨的时间提早了近2000万年。根据化石,研究团队推测“政和八闽鸟”的大小比成年个体的始祖鸟要小一到两倍。
除发现“政和八闽鸟”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块儿单独的叉骨。研究结果显示该叉骨与白垩纪的今鸟型类非常相似,今鸟型类是白垩纪鸟类的一大类群,所有的现代鸟类都是从今鸟型类演化而来的,而此前最古老的今鸟型类发现于距今1.3亿年的地层。这一叉骨明显区别于“政和八闽鸟”,以及其他侏罗纪鸟类和恐龙。这代表着,侏罗纪时期确实存在着不止一种鸟类且鸟类起源时间可能会进一步提前。
团队发现的疑似今鸟型类的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