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古老珍贵的鱼类-鲟鱼

发表日期:2009-09-10来源:放大 缩小
几千年来,“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帝王们往往自命是“真龙子”,普通百姓也以“龙的传人”为自豪。然而,“龙”的原身到底是什么?这一千古之谜迄今仍有待解析。近来,有人考证后推断,“龙”的原身应该是鲟鱼。
鲟鱼,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又称鳢(zhan)、鲔(wei)、鳟(xun或yin)等,是古老而珍贵的活化石鱼类,因而有“水中熊猫”之称。目前现生的鲟鱼总共还有2科6属27种,我国有3属9种。现生的27种鲟鱼全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严禁或限制以商业为目的的国际贸易。我国境内的中华鲟、达氏鲟和白鲟还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1994年我国曾发行过一套鲟鱼的特种邮票,入选的有国家一级保护的3种鲟鱼和我国最大的淡水鱼类达氏鳇。
鲟鱼是“鲟形鱼类”不大严谨的通称,严格意义的鲟鱼,应仅指其中的鲟科鱼类。鲟形鱼类在分类上属于辐鳍鱼亚纲的鲟形目。目前所知的鲟形目,包括软骨硬鳞鱼、北票鲟、鲟和匙吻鲟4个科。最早的鲟形鱼类软骨硬鳞鱼,发现于英国和德国的早侏罗世地层中,距今已有1.8亿多年。软骨硬鳞鱼是大中型的海洋鱼类,已知种类中最大的个体可达6~7米长。软骨硬鳞鱼的体形呈纺锤形,体内软骨极少骨化,体表裸露无鳞,尾鳍外形近呈正型尾,尾鳍上叶有菱形硬鳞。也许在早侏罗世或更早的地质历史时期,软骨硬鳞鱼的某个近亲种类进入了亚洲的淡水水域。在海生的软骨硬鳞鱼灭绝以后,这一淡水鱼类的后裔中,一支在中亚和东亚北部地区繁衍生息了几千万年,到早白垩世晚期灭绝;另一支则逐步演变为现在的鲟形鱼类。已灭绝的一支即是北票鲟科鱼类,另一支包括了鲟科和匙吻鲟科鱼类。  
北票鲟科鱼类是完全淡水生活的鱼类。从目前已经发现的化石看,它们包括
两个支系,可分别以我国的北票鲟和燕鲟为代表。北票鲟是我国最早发现的鲟形
鱼类化石,个体较小,全长20厘米以上即可达到性成熟。北票鲟有别于其他鲟形鱼类的最显著特征是体表完全裸露无鳞,包括尾鳍上叶的菱形硬鳞也已全部退化。它的体形与现在的鲟科鱼类相近,身体腹面较为扁平,表明它很可能也是靠近水底活动的鱼类。燕鲟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奇特鲟形鱼类,个体略大于北票鲟,最大的全长可达l米左右。燕鲟的体形侧扁,体内有不少软骨已经骨化,体表也裸露无鳞,尾鳍上叶的鳞片比软骨硬鳞鱼退化,但在鳍的末端仍残留了一些细小的硬鳞。此外,燕鲟还有一个非常醒目的特征--很长的背鳍,燕鲟的背鳍长可达鱼体全长的1/3。燕鲟支系比北票鲟支系的属种更为丰富,在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晚期的地层中都有化石发现。
鲟科和匙吻鲟科鱼类的演化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北票鲟科鱼类繁盛的早白垩世。匙吻鲟科最早的化石是我国冀北辽西早白垩世的原白鲟,目前已知的鲟科最早代表是美国蒙大拿州晚白垩世的原铲鲟。原白鲟已经具有了匙吻鲟科鱼类的主要特征,但仍保留了不少原始鲟形鱼类的特征;而原铲鲟已经与现在的铲鲟十分相像,表明它并非是最早的鲟科鱼类。最早的鲟科鱼类化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在东亚北部地区的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从鲟形鱼类的化石和分布看,东亚北部地区应该是北票鲟科、鲟科和匙吻鲟科鱼类的起源和演化中心。
 鲟科鱼类的体形呈纺锤形,但腹部扁平,躯干部横切面呈五角形,口前有4根
吻须,体表有5行骨板--背中线l行、左右体侧和腹侧各1行,尾鳍为典型的歪型
尾。推断鲟鱼为“龙”的原身,就是依据鲟科鱼类的这些特征,以及鲟鱼庞大的身躯和在大江大河中显身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韵。现生的鲟科鱼类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不少江河及近岸海域中,我国有2属8种:中华鲟、达氏鲟、施氏鲟、库页岛鲟、西伯利亚鲟、裸腹鲟、小体鲟、达氏鳇。匙吻鲟科鱼类的体形侧扁,吻部很长,口前吻须2根,体表裸露或有彼此不相关节的齿状鳞片,尾鳍歪型尾或外形近呈正型尾。我们所知道的匙吻鲟科鱼类,仅见于东亚北部和北美,有一系列标本保存完好的化石代表。现今仍有匙吻鲟和白鲟两个种,分别分布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我国的长江流域。
 鲟形鱼类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经济价值也很高。鲟鱼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鲟鱼卵制成的黑色鱼子酱,更是享誉世界的美味佳肴,在国际市场上素有“黑色黄金”之称。鲟鱼皮可制成优质特种皮革,鳔和脊索可制胶。由于人类过度捕捞和鲟鱼栖息地破坏等原因,现生的27种鲟鱼大多已濒临绝灭。如我国特有的中华鲟,近代曾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及近岸海域,目前在黄河、钱塘江、闽江均已绝迹,珠江数量也极少,仅在长江仍有一定数量。
中华鲟
白鲟
达式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