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恐龙大地

发表日期:2009-09-11来源:放大 缩小

中生代的陆地是恐龙称霸的大地。对许多人来说,一提到恐龙,脑中就会涌现出那些长着小脑袋、长脖子和粗壮四肢的古代庞然大物。在遥远的中生代,地球上确实四处漫游着许多身体无比巨大的恐龙,尤其是蜥脚类恐龙,像发现于美国的梁龙和产自我国的马门溪龙,它们的体长都达到了20多米。不过,这还不算是最大的恐龙。一种名叫阿根廷龙的蜥脚类恐龙,体长有30米,体重到达100吨。19世纪的时候,科学家们在美国发现了一些恐龙的脊椎骨残片,他们据此推测这种恐龙的大小,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这种恐龙体长约40-60米,体重有100~150吨,堪称超级“巨人”。
恐龙世界除了“巨人”之外,还有许多“侏儒”。许多种恐龙大小只有l米左右,像发现于德国的肉食性美颌龙和我国的以植物为食的热河龙。科学家们最近又发现了更小的恐龙~叫小盗龙。它的头只有4厘米长,满嘴芝麻大小的牙齿,身体全长也不过40厘米左右。
看着巨型恐龙那小小的头颅,臃肿的身体,许多人猜测恐龙一定非常愚笨。巨型蜥脚类恐龙的智力确实比较低下,这可以从它们脑颅相对身体的大小推断出。不过,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小型的兽脚类恐龙有很高的“智商”。有人研究了一种叫伤齿龙的小型猎食龙的智力水平,发现这种恐龙非常聪明,并以此推测如果恐龙没有在6 500万年前灭绝的话,可能会进化成一种叫做“恐人”的高智商动物。当然,从科学的角度讲,这种假说是不成立的。有些小型恐龙虽然很聪明,也只是相对而言。它们的智力水平还没有超过鸟类,更不用说人类了。
恐龙变成了鸟类是大多数科学家赞成的一种进化假说,也有很多化石证据。其中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一些恐龙在向鸟类进化的过程中具有了鸟类的孵卵习性。说起来,这其中还包含着一个曲折的故事。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美国科学家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恐龙化石,这种恐龙没有牙齿,长着长长的脖子和善于奔跑的腿。由于它的化石骨架保存在一窝破碎的恐龙蛋附近,科学家们猜测这种恐龙可能是在偷食其他恐龙的蛋的时候意外死亡并形成化石的,因此,他们把这种恐龙称为窃蛋龙。70年后,有人发现窃蛋龙其实并不是在偷蛋,而是趴在自己生的蛋上孵卵,窃蛋龙这才得到“平反昭雪”。
镰刀龙是窃蛋龙的近亲,它有着一副非常奇怪的长相:它的头像食草动物,可是前肢又像凶猛的食肉动物,长有弯曲尖锐的大爪子,它的肚子臃肿而大,脚则又宽又短,堪称恐龙世界中的“四不像”。其实,尽管它的外形奇特,但它和小巧的鸟类还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我国辽西发现的一种名叫北票龙的镰刀龙,身体上长着和鸟类羽毛相似的结构。
当然,恐龙当中最有名的还要属霸王龙。它是恐龙世界中的“老大”,有关它的争议也最多。有人认为它徒有虚名,根本就不会主动猎取食物,而是依赖吃腐尸为生;有人则推测它非常凶残,牙齿上可能还有剧毒;有人猜想它行动很缓慢,也有人认为它的奔跑速度很快。在分类上,有人把它和侏罗纪时繁盛的大型肉食龙放在一起。多数人却认为,它和自垩纪时繁盛的小型肉食类恐龙亲缘关系近。不管怎么样,霸王龙是当之无愧的陆地霸王。
鸟臀类恐龙是恐龙家族的另外一个支系。这一家族包括我们熟悉的鸭嘴龙、三角龙、剑龙和甲龙。顾名思义,鸟臀类恐龙应该有一个像鸟类一样的臀部(科学术语应该叫腰带骨骼),那么它们是不是和鸟类有什么亲缘关系呢?其实,它们和鸟类没有关系,而且其腰带虽然外形上和鸟类相似,但解剖结构上却不同。
和蜥臀类恐龙一样,鸟臀类恐龙也是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在我国发现的山东龙的站立高度超过9米,是鸟臀类恐龙当中的“巨人”,而一件被命名为辽宁龙的恐龙标本,全长不超过40厘米;剑龙身体的背部,有两排粗大的甲板;最近我国辽宁发现的一种鹦鹉嘴龙的尾巴上则长着像长长的刚毛那样的结构。它们都是鸟臀类恐龙。
恐龙的奇特不仅表现在外形上,还体现在生理上。科学家们发现,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我们知道,恐龙在分类上被归入爬行动物纲,应该是冷血动物,但一些科学家发现,恐龙的生长速率远远高于其他爬行动物,接近温血动物的水平。还有的科学家发现,一些大型恐龙能够生活在寒冷的极地,这些发现都为恐龙是温血动物提供了证据。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报道了一种具有类似温血动物心脏构造的鸟脚类恐龙。他们认为,这为恐龙温血论提供了最好的证据。不过,这些证据也遭到了另外一些科学家的置疑。从目前的证据来看,恐龙可能是一类介于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之间的过渡性动物,代表着生物演化史中的一个重要“缺失环节”。
(1)长有羽毛的恐龙
带羽毛恐龙化石的发现始于1 996年9月。当时有人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动物化石:它个体大小类似家鸡,头很大,满嘴长着带有小锯齿的尖锐牙齿,前肢非常短,尾巴却出奇地长;在这个动物的背部,从头到尾长着毛状的结构。这种被命名为“中华龙鸟’’的动物就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长着原始羽毛的恐龙。
l 999年5月,科学家们报道了一种叫北票龙的动物,这是继中华龙鸟以后发现的第二种保存毛状皮肤结构的恐龙。它的发现表明,这种毛状结构确实属于原始羽毛。不仅如此,科学家们推测包括霸王龙在内的许多恐龙,可能已经不再像冷血的爬行动物那样长着鳞片,而是体披着这种原始羽毛,更像美丽的鸟类。
(2)恐龙大灭绝
一颗耀眼的星体从天际缓缓地进入大气层,大气摩擦使得这颗星体四分五裂,分散出无数的小碎块,这些碎块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落向大地,就像绽放的礼花,然而,星体没有完全分裂成小块,其中的主体仍然具有山峦般的
体积,它冲向大地,无与伦比的撞击力立即在地球上引发了巨大的爆炸,滚滚的浓烟、弥漫大气的尘埃和排山移石的海啸一并涌来。顿时,无数的生命被摧毁,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不复存在。这就是基于阿尔瓦雷斯父子在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恐龙灭绝撞击说复原的景象。
支持小行星撞击说的科学家们推断,这次撞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最强烈地震的100万倍,爆炸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总量爆炸的l万倍,导致了2.1万立方公里的物质进入了大气中。由于大气中高密度的尘埃,太阳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导致地球表面温度迅速降低。没有了阳光,植物逐渐枯萎死亡;没有了植物,植食性的恐龙也饥饿而死;没有了植食性的动物,肉食性的恐龙也失去了食物来源,它们在绝望和相互残杀中慢慢地消亡。几乎所有的大型陆生动物都没能幸免于难,在寒冷和饥饿中绝望地死去。小型的陆生动物,像一些哺乳动物依靠残余的食物勉强为生,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日,等到了古近纪陆生脊椎动物的再次大繁荣。
撞击假说的支持者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在K/T(白垩纪和古近纪)地质界线上发现的铱异常和冲击石英。科学家推测,这种高含量的铱元素就是哪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带来的,冲击石英就是在撞击过程中形成的。
美国人查特吉大约l0年前提出了一种类似的假说。他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撞击地球的凶手不是一颗小行星或者陨石,而是慧星雨。大量的彗星雨撞击到地球上,形成一个环绕地球一周的撞击带,其中有2块巨大的彗星体成为了恐龙大灭绝的“主犯”:一块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墨西哥湾附近的巨大的陨石坑,另外一块撞击到现在的印度大陆上,形成的陨石坑比墨西哥湾附近的陨石坑还大。
霸王龙
剑龙
马门溪龙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