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大间断”

发表日期:2009-09-11来源:放大 缩小
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恐龙大家族在地球上消失了,留下了一个近于“真空”的世界。这也标志着中生代的结束,新生代的开始。这时的地球比较温暖,亚热带的森林可以分布到极地,也许因为缺少大型植物食性恐龙的存在,森林更加茂密。当时地球南北两半球被古地中海分开,北美与欧洲通过北极区相连。亚洲则由白令海峡通向北美,而亚洲与欧洲之间则被当时位于乌拉尔山以东的海峡所隔断。在这个“后恐龙时代”的世界里, “寄人篱下”近亿年的哺乳动物终于得以发展,繁衍出可以主宰天下的子孙,只是这些古老类型的子孙们多数都没能延续至今,因为它们经不住3 000万年后的地球骤冷,全都夭折了。
新生代开始的第一时段叫古新世,经历了约1 000万年。古新世的化石在世界上发现不多,除北美外,仅在欧洲、南美和蒙古有少数几个地点。自1970年开始,我国古哺乳动物学者在周明镇院士领导下,在广东、安徽、江西和内蒙古等地都有重要的发现。这一时期的哺乳动物个体不大,多是些新生的奇特种类:如钝脚类的阶齿兽、近灵长类的更猴、类“古食肉类”的中兽及恐角龙类等。
始新世是新生代的第二个阶段,经历了2000万年。这期间地球气温升到了新生代以来的最高值。现代只分布于东南亚热带的鼯猴在当时的北极也能找到。繁茂多样的植被,高温稍干的气候,为脊椎动物的分异、发展提供了难逢的良机。一些重要的门类,如奇蹄类、偶蹄类和啮齿类出现了,并得到迅速的发展。以致新生的这三类占据了当时哺乳动物群中的半数以上。
到始新世中后期(约4 000万年前),气候逐渐干冷,地球上首次在新生代高纬度区出现霜冻严寒,南极开始堆冰,寒冷的气候致使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分异变缓。混杂的针叶林、落叶林及硬叶植物的出现,使有蹄类和啮齿类获得更大的生活空间,种类继续繁衍,个体也在不断加大,导致在渐新世时地球上出现了最大的陆生动物叫犀。亚洲发现的巨犀肩高5.4米,颈长1.8米,可以够到8米高的树叶,其体重可达30吨,是现代最大的非洲象的4~5倍。
渐新世初,地球经历了急剧的骤寒,在近100万年的时间内,地球的年平均温度下降了13摄氏度甚至更多,有了南极冰盖。整个北半球覆盖亚热带一温带森林,只有中亚蒙古是稀树草原,而热带密林则退缩到了南半球中段。南极冰盖的出现,导致海平面的下降,欧亚大陆间的海峡海水退出,使两大陆的动物群可以迁徙交流。
欧洲西部在始新世时多为海水包围的半岛,在渐新世初,因海水退出连成大陆后,动物群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原来生活在西欧半岛上的晚始新世土著的哺乳动物有60%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主要是从亚洲迁入的新种类:奇蹄类中的跑犀、两栖犀、真犀和爪兽;偶蹄类则全部为外来的巨猪、石炭兽和鹿型动物所取代。原来欧洲特有的兽鼠等啮齿类也被松鼠、河狸、仓鼠和兔子等挤跑。欧洲的动物世界完全变了样。
早在l 909年,瑞士古生物学者斯泰林就注意到欧洲这一重大生物演化奇观,并称之为“大间断”。大间断代表了地球史、生物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不仅发生在欧洲,在亚洲也同样存在。
渐新世初的大间断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重新营造了新的生物结构。早期古老类型的哺乳动物逐渐灭绝,到渐新世末基本消失。而一些与现代哺乳动物直接有关的门类,如象、熊、鹿、河狸等的祖先陆续出现。待到距今2 300万年的中新世开始,地球逐渐转暖湿润,大地则是另一番景象。
1 998年,中国和美国学者在分析了蒙古高原发现的33个始-渐新世的哺乳动物群后,得出结论:在始新世温暖湿润条件下生活着的众多大型奇蹄类,一下子被适应干冷开阔草原的小型啮齿类和兔类为主的动物群所代替。他们认为,这一突变恰似重新建造了一个新蒙古高原动物群,取名叫“蒙古重建”,其时代也正好与欧洲的大间断相当。北美的大间断同样十分明显,只是比欧洲早到约l 00万年。生物群的灭绝替代,在植物群比哺乳动物群更显著。
中华中兽的骨架复原
巨犀复原图
恐角龙复原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