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双古所”(IVPP)的缘分

徐廷

  2007年,我刚上大学,第一学期就有“旧石器时代考古”这门课,讲课的是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叫方启,他教课幽默诙谐,深得同学喜爱,大家习惯叫他老方。11月底的一次课上,老方全没有了往日的笑模样,课上他宣布了一个消息:敬爱的张森水先生走了。当时我还是一个初入门径的考古小学生,只觉得张森水先生一定是位了不起的考古学家,心怀敬重。 

  最初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吉大考古系一般称呼IVPP为“双古所”)的印象,也都是从旧石器考古的课堂上得来的,诸如周口店北京猿人头盖骨、裴文中、贾兰坡等,这都是期末考试名词解释的重点,所以也背的烂熟。 

  2010年,已经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机会的我第一次在实习工地(和龙大洞遗址)遇到了我的导师高星先生,从此投身旧石器时代考古学领域,也与“双古所”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07月,高星、陈全家、刘德成在和龙大洞遗址考察 

  来到“双古所”的第一个夏天我就到周口店遗址参与了考古发掘,亲手打破钙板,剥离黏土,将一件件动物化石和石制品提取出来,为每一件发现的遗物记录三维坐标,对所有的弃土进行干筛、水洗,挑选出最细小的碎屑,这些工作看似繁琐,却让我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旧石器考古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为我们后续的遗址空间分析、生存环境分析、沉积过程研究以及用火控制研究等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双古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高星老师安排我前往内蒙古大窑遗址参与四道沟地点的发掘工作,同时选定二道沟地点的材料作为我硕士论文选题的研究内容。大窑遗址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最早由内蒙古博物馆汪宇平先生发现和研究,先生虽已作古,他的孙子,内蒙古博物院的汪英华老师仍然在为这处遗址倾注心力。大窑遗址有多处燧石岩脉露头,地表石制品分布也极为丰富,既是原料产地又是石器加工场。因其丰富的燧石原料,北京大学在大窑遗址利用燧石原料进行了多次模拟实验、微痕分析等工作,一大批旧石器考古研究生的硕士论文便是在对大窑燧石原料的研究基础上完成的。大窑遗址共包括二道沟、四道沟、八道沟等多处地点。其中四道沟地点的年代稍早,冯兴无老师的博士论文对四道沟地点的石制品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最新的测年结果,四道沟地点的年代可达中更新世。八道沟地点年代较晚,属新石器时代遗存。 

大窑遗址燧石岩脉露头 

  我研究的二道沟地点材料是2011年由“双古所”在二道沟地点主发掘区获得的,这批材料包括一大批坡积地层出土的石制品,接近50000件,数量十分巨大。而原生地层中出土的石制品,只有130余件。如何从大量失去埋藏信息的坡积地层石制品和较少的原生地层石制品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来支撑我的研究,是对我最大的考验。值得庆幸的是,“双古所”拥有国内最好的学术研究平台,给了我最大的助力。通过与高星、沈辰、陈福友、冯兴无、葛俊逸等各位老师的交流,我确定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处理坡积遗存,依据中心极限原理,成功的摸清了将近50000件石制品的原料、类型、尺寸等分布特征,使坡积遗存石制品的技术分析成为可能。在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学习磁化率和粒度分析方法,对遗址的埋藏特点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进而对原生地层的沉积过程和年代有了科学的解释,也对大窑遗址石器加工场形成的年代有了初步判断。 

  在“双古所”三年的学习时光,是我学术道路上的转折点,也是我人生路上的岔路口,从这里走出来,我知道了科学研究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懂得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明白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筚路蓝缕,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不同于篇头所说,当我2014年再次在浙江省长兴县听闻张森水先生的事迹时,早已热泪盈眶。张森水先生授业传道,天下桃李,精神永存,后学惭愧。 

2006年,张森水先生到访吉林延边(左起:赵海龙、王春雪、张森水先生夫妇、高星、方启) 

  离开“双古所”,前往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后,我切切实实体会到了什么叫“学于此,惠一生”。初到一线考古所,根据工作安排,需要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高句丽、渤海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中,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工作虽然做得不多,但也跟“双古所”保持着长期的联系。2015年,李锋博士专门赶赴和龙市,对和龙市已发现旧石器遗址进行了复查,同时新发现了三处新的地点。2016年,枫林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得到了高星老师团队的大力支持。当时这处遗址,在长白山鲁能圣地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中已经岌岌可危,为了保住这处遗址,我所组织召开了专家现场论证会,高星老师仍然是百忙之中欣然赴会,为旧石器考古发声鼓劲。2017年,我对和龙大洞遗址进行了新的发掘,“双古所”新建成的光释光实验室承担了本次发掘的年代学和环境学样品测试。2018年,我从榆树市博物馆库房内发现一件人类胫骨化石,目前这件化石正放在“双古所”,由高星、付巧妹、邢松几位老师进行形态学、遗传学研究。“双古所”拥有最好的学科队伍,这里是中国旧石器考古研究的中心,学于此,我倍感荣幸,能与他们一起为中国旧石器考古研究略尽绵薄之力,更是备受启发。 

专家现场考察枫林遗址 

  2011年,我们一共有十位同学成为IVPP的硕士研究生,目前有六位已经在所里拿到了博士学位。在工作了四年多后,我又回到了“双古所”,这次我的身份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工作了几年后回炉重造,应该更清楚自己应该学习些什么,提高些什么了。”这是我的导师高星先生在第二届中国打制石器技术培训班上说给我的一句话。是的,四年多的时间里,结婚生子,带队发掘,少有时间坐下来认认真真的看看书,听听课,心态也变得浮躁。当我再次走进IVPP,再次与这些埋头到深夜才回宿舍或者坐上地铁的师兄师姐、学弟学妹们一起学习,听报告,做实验时,才真的发现自己做了个多么正确的选择。 

2011年入所教育后在中国古动物馆前合影 

2011级硕士研究生名单:胡晗、高红艳、李雨、魏偏偏、栗静舒、王海冰、邢路达、李刈昆、徐廷、王健) 

  1929-201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迎来了他九十岁的生日,九十年的岁月积淀出他高雅的气质,坚韧的风骨,而我与他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2011级硕士研究生2019级博士研究生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徐廷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邮编:100044 Email:bgs@ivpp.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