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建所90周年,值得庆贺。对研究所生日最好的庆贺,当然是用科研成果来体现。和古脊椎所同事合作的研究论文,一篇于11月27日在《自然》上线,另一篇12月5日在《科学》上线刊出。纠结许久的双响炮,可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些研究成果,给所庆增添了些喜庆。本来觉得这样的表达就很充分了,最后还是觉得说点个人的IVPP体会点滴,添点故事感。
我1982年春从北大地质系毕业分配到古脊椎所。拎着包裹住进所里,和我同宿舍的是张江永同学。一个我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的秘密是,江永那时看上去好年轻,像村里跑丢了的娃。那年刚好赶上所里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野外考察,工作区在北疆,我有幸赶上,是我第一次和古脊椎动物交道的野外经历,对我后来的工作影响深远。这次考察的一些故事和人物,在所庆80周年时已经写过,可以在下面这个链接中看到:《1982年新疆考察杂忆》,就不赘述。我只想在那个故事上再撒点胡椒粉:那次在北疆中新世的哈拉玛盖地层中找化石,我找了半天,找到几块我觉得像是钟乳石的石头,玩了一会儿就扔掉了。等回去看童永生、齐陶老师整理化石时,才知道我扔掉的是象的乳齿。没敢说,以后见到奇怪点的东西我都带回来。天下之大,没见过的东西太多,而且课堂上能学到的东西有限,还得在工作中慢慢熏。我们新疆野外最后回到吐鲁番,我因为要参加所里的研究生考试,先回了北京,没有赶上队友们躺在床上抓脸盆里葡萄吃,吃到够的场面。
后来我跟周明镇先生读的硕士。从研究生院修完课回到所里,周先生就给了我一篇徐余瑄先生1961年的文章,对我说:你看看这篇文章,到这里去看能不能采到化石做论文。地点是云南曲靖蔡家冲。我背着筛子坐火车去了。到了曲靖,再坐公交车到了蔡家冲,找到村里一户人家,认识了当时还是高中生的颜周良,故事记在我的博文《朋友周良》里,也不多说了。
我的硕士论文是关于蔡家冲渐新世地层里筛洗出来的啮齿类。我采集到的标本全都是单个牙,显微镜下看上去都挺好看,可上下左右我都分不清,真是要了命。不过最后好歹是把论文整出来了。请邱铸鼎老师看文稿,他看过后跟我说:你的工作做得很深。听起来好像是表扬的意思。那时所里的研究生有30多人,平时大家穷乐,晚饭后在现在盖了新楼的那片地上打篮球、排球或者聊天。到了毕业答辩时,场面很热闹甚至火爆,老楼二楼的会议室挤得满当当的。我的答辩委员会主席是邱占祥老师,他当时刚从德国洪堡学习回来不久。我的幻灯片放完后,第一位问我问题的是尤玉柱老师,上来就问有关的地层问题。问题还没有完,我噌就起来要回答。邱老师赶紧把我压在,说:别急,等问题问完了再回答。这种类型的答辩场合大概是文革后第一次,牵动全所神经,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为了保险,答辩前我给同办公室的叶捷先生事先准备了几个问题,说:要是看我不行了,就问这些问题帮我救场。答辩场上叶捷没有问题,后来跟我说,别人问的问题,都在准备题之中。尽管下来后感觉很懵圈,当时在所里进修的郑龙亭却对我说:“舌战群儒”。当时的一个难题,是邱老师问的,关于我的研究对南亚一带的古动物地理和环境有什么看法。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坦白地说,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我自己研究的东西本来就是很小的一个内容,加上那时科研信息交流有些难度,别的区域的资料我基本上没有接触到。即使有,在那么短的时间中也很难读下来、读懂,没法回答问题。当年的那些场景,现在还历历在目。慢慢才明白,学无止境,何况那时脚还没有迈进科学研究的门槛里。
以后出来念书,选择了中亚考察团采集的材料做博士论文。也因此从87年起,几乎每年夏天都到内蒙古跑野外。1996年起,又参加了吴文裕、叶捷老师的新疆野外。两个区域都是戈壁滩,30年走了很多路,晒了很多太阳,采回来不少化石,写了不少文章。我的工作,从做研究、跑野外,一直都得到所里的支持,受益匪浅。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IVPP的一员,也一直关注这个所的变化。在北大做学生时,曾经到杨钟健先生家里去拜访过,在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能够见到IVPP每届所长的人应该不多。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IVPP从一个传统古生物研究所,逐渐转型到一个开放、国际化、现代化的研究机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年轻人的成长,让90岁的研究所更有朝气和使命感,也有了很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中国当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吧。当然,过日子做科研,也会有些遗憾的东西。我很遗憾周明镇、翟人杰先生没有看到IVPP后来的一些精彩;胡耀明走得太早了;而李传夔老师没有赶上所庆。在庆典的时候,也是回味感怀曾经艰难过的时刻,怀念那些老师、同事,他们曾在这90年的历史中闪光过。
衷心希望古脊椎所能持续、成功的发展下去,为古脊椎动物、生物演化研究,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孟津和周明镇先生在1993年SVP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