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广西左江流域史前考古遗址发现大型蛇类遗存

发表日期:2023-03-23来源:放大 缩小

  左江发源于越南北部,是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也是广西西南部的主要河流。左江流域地处南亚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地貌复杂多样,更有贝丘、岩画等独特的古代文化遗存。其中,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已成为我国第49处世界文化遗产。 

  2013-2015年,为积极配合崇左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杨清平团队在左江流域开展发掘研究,其间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8000-4000 BP)贝丘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石器、蚌器、骨器,以及逾万件的脊椎动物骨骼遗存材料。初步的动物考古研究表明,这些遗址中未见驯养动物,动物组成中约半数为鹿类,此外还有大量的小型哺乳动物、鱼类、爬行类和鸟类,反映了广谱型的渔猎经济。 

  其中,在距今约6000 年的宝剑山遗址和大湾遗址中,出土了较多的蛇类骨骼材料,包括一块中段蟒蛇类齿骨和大量的蛇类脊椎骨。通过与东亚地区现生蛇类骨骼标本的形态学对比,鉴定出3种蛇类: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和百花锦蛇(Elaphe moellendorffi),均为典型的东洋界物种。上述蛇类至今仍分布在广西境内。其中,缅甸蟒是我国现存体型最大的蛇类,成年全长往往超过4米,体重近百千克;眼镜王蛇则是亚洲体型最长的毒蛇,最长者甚至超过5米,主要以其他蛇类为食,其以神经毒为主的混合毒素可在数分钟内致人死亡;百花锦蛇则主要栖息于喀斯特山区的溶洞、岩缝中,捕食蝙蝠、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 

  由于此次发现的蛇类骨骼尺寸较大,研究人员基于现生蛇类中最能反映椎骨长宽的4个测量项,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估算了部分骨骼材料所代表的蛇类体型。结果显示,其中最大的一枚缅甸蟒中段脊椎骨所代表的个体,最小头体长(吻肛距)为3.88米,全长4.58米,超过《中国动物志》记载的国内最大记录(头体长3.17米,全长3.56米)。 

  这些蛇骨表面普遍存在一些疑似的烧灼痕(红色至深褐色),在与其共同堆积的哺乳动物遗存骨骼中,则普遍存人工切割或敲砸的痕迹。考虑到上述贝丘遗址完全系人为堆积而成,其中的大型蛇骨很有可能是人类猎食后的残留,且不排除此地的史前人类用烧烤的方式加工肉食的可能。在现今我国华南地区,蛇类直至近现代仍是被广泛利用的动物资源(食、药、皮革)。本研究结果提示,华南地区捕食蛇类的历史可能上溯至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史静耸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后)为本文第一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陈曦博士为通讯作者。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杨清平研究员为合作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以及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8912963.2022.2162397

 

现生百花锦蛇 周佳俊 摄于广西

 

现生缅甸蟒 齐硕 摄于广东

 

现生眼镜王蛇 周佳俊 摄于浙江

 

左江流域贝丘遗址的缅甸蟒齿骨材料,以及与现生缅甸蟒和网纹蟒对比

 

左江流域贝丘遗址的缅甸蟒颈椎和中段躯椎材料

 

左江流域贝丘遗址的眼镜王蛇骨骼遗存(中段躯椎)

 

左江流域贝丘遗址的百花锦蛇骨骼材料(中段躯椎)

 

左江流域贝丘遗址哺乳动物骨骼表面的人工痕迹(切割、敲砸、烧灼、制骨、齿痕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