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解剖学记录》(The Anatomical Record)中国古生物专辑上,在线发表了山东莱阳鸭嘴龙动物群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对近年来在山东莱阳新发现的杨氏莱阳龙头后骨骼化石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对比,补充了杨氏莱阳龙的头后骨骼特征,进一步确认了杨氏莱阳龙的分类位置,为讨论莱阳鸭嘴龙动物群各鸭嘴龙超科成员的分类位置和属种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莱阳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是我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昆虫和植物化石的地方,在我国古生物化石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莱阳的白垩系地层完整连续,赋存三个重要的白垩纪动物群,即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晚白垩世莱阳鸭嘴龙动物群和莱阳恐龙蛋化石群。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莱阳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化石发现阶段。1923年,谭锡畴首先报道了莱阳白垩系地层中发现的恐龙、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化石,随后瑞典古生物学家维曼研究了其中的恐龙化石,将其归于鸭嘴龙类,命名为中国谭氏龙(Tanius sinensis Wiman, 1929),今年是莱阳恐龙发现一百周年。1951年,杨钟健、刘东生和周明镇等在莱阳进行了较大规模考察与发掘,在金岗口村西沟(现1号地点)发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并研究命名了著名的具头饰的鸭嘴龙类——棘鼻青岛龙(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Young, 1958),以及金刚口谭氏龙等大量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同时还首次报道了莱阳发现的翼龙化石。此后,莱阳也有一些零星的恐龙如莱阳谭氏龙、红土崖小肿头龙和恐龙蛋化石被发现。从2008年开始至今,汪筱林率领的莱阳联合科考队,对莱阳白垩系地层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考察,发现了数十个化石新地点和新层位,同时,在金岗口村附近的两个化石地点进行大规模发掘及化石和遗址保护等工作。2017年,汪筱林团队在对新发现的鸭嘴龙头部骨骼进行研究后认为其代表一类新的栉龙亚科成员,并将其命名为杨氏莱阳龙(Laiyangosaurus youngi),种名献给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院士,以纪念杨钟健诞辰120周年及他对莱阳恐龙化石研究的重要贡献。目前,莱阳已经建立了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及其古生物博物馆和两座恐龙遗址馆,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化石产地和古脊椎所科研科普基地等。
鸭嘴龙超科是一类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大型陆生植食性鸟臀目恐龙,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其最明显的特征为头部扁长并具形似鸭嘴的吻部,以及复杂的齿列和强大的咀嚼系统。鸭嘴龙超科包含较原始的基干类群和较进步的鸭嘴龙科,部分鸭嘴龙科成员具有形态各异的头饰结构,因其头饰形态不同,鸭嘴龙科可分为平头的和具有实心头饰的栉龙亚科,以及具有空心头饰的赖氏龙亚科。莱阳鸭嘴龙动物群的中国谭氏龙属于鸭嘴龙超科基干类群,棘鼻青岛龙属于赖氏龙亚科,而杨氏莱阳龙属于栉龙亚科。
本次研究的杨氏莱阳龙头后骨骼标本基于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团队,在莱阳金岗口村附近的2号地点上白垩统王氏群地层发掘并修理的化石。研究者通过对杨氏莱阳龙的头后骨形态学和系统学研究认为,杨氏莱阳龙头后骨骼同样区别于谭氏龙代表的鸭嘴龙超科基干类群成员,具有进步的鸭嘴龙科的特征;同时,又不同于以青岛龙为代表的具有头饰的赖氏龙亚科成员,而具有明显的栉龙亚科特征。本研究补充了杨氏莱阳龙的头后骨骼特征,加入头后骨骼特征后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仍然支持之前的杨氏莱阳龙属于埃德蒙顿龙族的结论。3个头后骨骼组合特征:肱骨三角肌嵴较窄、肠骨后髋臼突的基部有一个短架、肠骨后髋臼突的中侧面有一个明显的中腹脊,可以将杨氏莱阳龙与埃德蒙顿龙族其他成员区分开来。此外,通过将两种仅发现头后骨骼的谭氏龙—金刚口谭氏龙和莱阳谭氏龙与杨氏莱阳龙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他们与杨氏莱阳龙部分特征相似,应该归入栉龙亚科,却明显区别于中国谭氏龙,所以认为这两者不属于谭氏龙。该研究为比较和讨论莱阳鸭嘴龙动物群各鸭嘴龙超科成员的分类位置和属种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对研究鸭嘴龙超科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张嘉良,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共同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蒋顺兴副研究员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国彪教授。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anatomy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r.25291
图1 杨氏莱阳龙腰带骨骼
A-C,肠骨;D-F,耻骨;G&H,坐骨
图2 杨氏莱阳龙与鸭嘴龙超科系统发育关系
图3 陈列于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的杨氏莱阳龙成年和幼年个体骨架
图4 杨氏莱阳龙复原图(赵闯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