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内蒙古二连盆地始新世偶蹄类化石新材料

发表日期:2024-01-23来源:放大 缩小

现生的偶蹄类包括猪形类、胼足类(骆驼),反刍类、以及河马,其中河马被认为和鲸的关系最近。现生的偶蹄类有240种,以不同的牙齿形态和食性,特殊的消化系统,不同的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适应于广阔的生境。所有的偶蹄类,包括早期的鲸类化石,都以双滑车距骨为特征,这一特征也成为构成鲸-偶蹄类支系的直接证据。

最早的偶蹄类diacodexeids可能起源于古新世的踝节类Chriacus,在最早始新世几乎同时出现在北方大陆,随后在北美和欧洲都进入了快速辐射期:北美始新世早期偶蹄类主要以homacodontids为主,而欧洲的以dichobunids为主;由于欧洲在始新世主要由岛屿构成,和亚洲和北美分别以图尔盖海峡和挪威海相隔,动物群组成都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色,包括稍晚出现的仅限于欧洲分布的偶蹄类的7个科。亚洲早期偶蹄类的材料较少,仅在我国江苏上黄动物群和缅甸的邦塘动物群发现有较丰富的中-晚始新世偶蹄类化石;即使在以化石丰富著称的内蒙古二连盆地,在长达100多年的研究历史中,在古近纪也仅有6属9种的偶蹄类化石报道,且均为体型中等到大型的类群。由于早期偶蹄类化石在不同大陆的多样性和研究程度的差异,尤其在亚洲的缺乏,使得对一些重要类群的起源和扩散尚存很多争议,这无疑也增加了对亚洲早期偶蹄类研究的难度。

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白滨、王元青研究员,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Jessica Theodor教授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研究员合作在国际专业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杂志》(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发表了内蒙古二连盆地始新世偶蹄类化石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基于内蒙古二连盆地中始新世零散的偶蹄类化石新材料,通过详细的形态学研究和牙齿磨蚀面分析,从阿山头组和伊尔丁曼哈组中识别出小型和中型偶蹄类3个属(其中包括2个新属)和3个新种;其中小型偶蹄类牙齿的大小甚至和同时期的啮齿类和现生最小的偶蹄类Tragulus相当,其形态特征也不同于之前已经报道过的偶蹄类化石。

在阿山头组上部发现有Paraphenacodus gabuniai,标本为保存m2-3的右下颌,m3的长仅5.36 mm,以丘-脊形齿和下颌水平支下缘向舌侧弯曲为特征;这也是从我国阿山头期首次发现的偶蹄类化石,与哈萨克斯坦斋桑盆地发现的P. solivagus相近,同时也表现出和蒙古早始新世Tsaganohyus和欧洲始新世cebochoerids相似的特征。伊尔丁曼哈组或相当的层位中发现的偶蹄类化石最为丰富,其中包括归入蓝田兽亚科的Irdinodon bicuspidate,标本为单独的上臼齿和m3,m3的长仅5.18 mm,以具有孪生的后小尖和下内尖为特征;另有归入Tapirulidae中个体较大的Aliusuellus laolii,种名献给野外驾驶经验丰富、化石的发现者李强;标本为右上颌带M1-2,M2长10.18 mm,以无中附尖,以及两条几乎横向的磨蚀面为主要特征。

虽然新发现的标本材料仍然比较零散,但结合之前报道的伊尔丁曼哈组和沙拉木伦组发现的以双脊形下臼齿演化趋势为特点的小型Tapirulidae,说明早-中始新世偶蹄类在蒙古高原的多样性远比之前认识的要丰富。这批新材料不仅为欧洲一些“地方性”偶蹄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而且进一步证实了中始新世的欧洲并非和其他大陆完全隔离,亚洲和欧洲之间很可能沿新特提斯洋沿岸有间歇性的哺乳动物交流。但相对于二连盆地丰富和保存完整的奇蹄类化石,早期偶蹄类化石仍然较为零散和破碎,相信更完整的化石发现将为早期偶蹄类的演化和迁徙提供更多的信息。

早中始新世偶蹄类-JVP

小型偶蹄类Tapirulidae-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图1: 内蒙古二连盆地阿山头组和伊尔丁曼哈组发现的偶蹄类化石分布

图2 Paraphenacodus gabuniai sp. nov. (A-I)和P. solivagus(J)对比(比例尺:2 mm)

图3 Irdinodon bicuspidate gen. et sp. nov. (A-E, J-M)和相关类群(F, Aksyiria, G, Diacodexis metsiacus, H, Lantianius, I, Elaschiotherium)的比较(比例尺:2 mm)

图4 Aliusuellus laolii gen. et sp. nov.右上颌带M1-2(比例尺:5 mm)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