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研究团队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了对西藏南部苏热遗址的研究。以“Terminal Pleistocene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Qomolangma Region:New Evidence from the Su-re Site”为题的研究论文在Land期刊上发表。
古人类在青藏高原的适应与生存一直是旧石器考古学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学者针对石叶技术、细石叶技术等开展专门研究,强调了石器的便携性与人群的高流动性发挥的重要作用。石核-石片技术产品作为青藏高原十分常见的遗存,其技术面貌与适应策略一直缺乏深入研究。
文章以苏热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该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岗嘎镇,海拔约4400米。遗址坐落于珠峰保护区,距离珠穆朗玛峰与卓奥友峰直线距离仅约100千米,受冰川活动影响明显。遗址出土和采集的石制品主要为石核-石片技术产品,地表零星可见极少数的细石叶技术产品。
在遗址周边5-100km开展的原料调查结果表明,石制品使用的片麻岩砾石仅出现在距遗址约3-5km的热久藏布河滩,结合其他学者对该区域冰川活动的研究结果,热久藏布河流穿过了末次冰期冰碛垄(最晚者距今约1.3万年),其年代应晚于1.3万年,河流中砾石的出现也应晚于这一时期。与此同时,通过对比石核-石片技术产品与细石叶产品可以发现,后者的风化程度更低、燧石原料未见于周边区域,二者应不属于同一时代的人群。结合其他学者对西藏细石叶技术产品的研究,细石叶产品在距今1万年左右就已到达西藏北部与西部,在西藏南部最早的为全新世中期(6.6-4.5 ka BP),细石叶技术传播至西藏南部可能经历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苏热遗址的石核-石片技术产品年代应当在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中期,这群古人类并不具备细石叶人群的高流动性与原料传播能力,他们主要使用遗址较近范围内的原料。
尽管如此,石核-石片技术产品的类型学与技术学分析结果表明,苏热石核-石片人群的打制技术十分高超。片麻岩砾石节理发育、硬度较大、均质程度低,并非十分理想的石料,然而苏热古人类能够以此为原料进行较为复杂的打制、加工与较高程度的利用。苏热遗址石制品生产体系以剥坯概念为指导,属于生产体系中的D类,即石核并未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在一个剥片序列中能够进行连续剥片,对台面角度、背脊等重要打制特征有较多的控制,并且偶尔包括一些形似石叶与勒瓦娄哇尖状器的产品。剥坯与加工均以硬锤直接锤击法为主,应当不存在曾经报道的软锤应用。石制品尺寸较小,类型包括石核、石核断块、石片、残片断块、碎屑等。石核应用了宽面剥片与交互剥片策略,几乎都处于不可再消耗的废弃阶段,利用程度较高。约百分之二十的石制品经过二次加工,工具类型与加工方式十分多样。石器技术特征表明,苏热遗址石器工业与华北并不相似,主要与西南地区的较为接近。
石核-石片技术产品是青藏高原最常见的石器遗存之一,这类遗存大多分布在大河阶地、湖滨阶地或黄土过渡带,而冰川活动区域气候变化多样,且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鲜少见到相关遗存。然而,苏热古人类却选择了这一区域的山坡高地进行活动,体现了较为独特的人地关系。经调查,苏热遗址坐在的喜马拉雅山北麓区域,岩脉大多为淡色花岗岩、火山碎屑岩,均不适合石器打制,片麻岩砾石仅见于热久藏布河滩。苏热遗址距离最近的冰川约30km,该距离可以在灾害发生时为古人类提供一定的反应时间;石制品主要分布在山坡较高的平坦前缘,这一平台区可以避免古人类受到高处泥石流的直接冲击;同时,遗址距离冰川融水(淡水水源)与石料约3-5km,能够保证生存所需的资源。尽管不具备高流动性以及长途原料搬运或交易能力,这批石核-石片技术人群仍然能在环境恶劣的冰川区域中找到更为适宜的生存区域,展现了与细石叶人群较为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
该项研究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杨紫衣,通讯作者为张晓凌研究员,共同作者为王社江研究员、高星研究员、葛俊逸研究员、靳英帅博士,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谭韵瑶助理馆员,以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系John W. Olsen教授。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390/land13071064
图1. 苏热遗址位置与地貌环境
图2. 苏热遗址地层
图3. 苏热遗址石核
图4. 苏热遗址石片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