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要闻

头条要闻

古脊椎所对甘肃庆阳大唇犀化石研究获新进展

发表日期:2018-07-16来源:放大 缩小

  大唇犀(Chilotherium)两性均无角,其下颌骨吻部强烈地向侧面扩展,具有两枚带锋利刃部的巨大獠牙,上门齿完全退化消失,晚中新世时期繁盛于欧亚大陆。自从林斯顿1924)建立大唇犀新属,该属共有13个新种曾被描述,有19个其他的属种被修订归入该属,但是经过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该属内有效种被确定为10个。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课题组根据产自甘肃庆阳的一件关联寰椎的成年头骨和一件成年下颌骨建立了大唇犀属的一个新种——桑氏大唇犀(Chilotherium licenti sp. nov.),并系统地讨论了大唇犀化石的分类和演化,相关研究成果以博士研究生孙丹辉为第一作者,邓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发表在最新一期《古脊椎动物学报》(Vertebrata PalAsiatica)上。 

  桑氏大唇犀标本现保存于天津的北疆博物院,为法国耶稣会神父桑志华于1920年在甘肃庆阳采集,在他的日记里有详细的记录。新种的种名是为了表示对桑志华先生的感谢,并以此作为纪念。桑氏大唇犀除了具有下颌联合部强烈扩展,i2巨大且内刃上翻,原尖收缩强烈,前刺和小刺发育,前附尖褶和前尖肋微弱等大唇犀属的典型特征之外,还具有前刺和小刺发育并连接形成中凹(P2M2),内外齿带退化等特征。新种的进步特征显示其属于大唇犀属内高度特化的种群,其时代属于保德期,对应于欧洲的MN1213。根据形态特征对比以及系统发育分析,推断来自晚中新世的桑氏大唇犀是大唇犀属内最进步的种。 

  大唇犀类的祖先类型可能在中中新世生活于南亚的西瓦立克,然后迁徙到中国、中东和欧洲。晚中新世早期,无角犀族的大唇犀属开始出现,随后个体数量极度攀升,成为当时动物群中的优势类群,在中国不仅广泛分布于西北地区,在青藏高原也发现其踪影。晚中新世晚期,是中国地质历史上犀科动物最大的适应辐射期,属种组成仍然以无角犀族占统治地位,至少有三种大唇犀在中国大陆是动物群中的常见分子,同时大唇犀在整个欧亚大陆有幅员辽阔的分布范围。随着中新世的结束,中国的犀科动物从兴盛走向衰退。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培育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支持。 

  甘肃庆阳桑氏大唇犀新种Chilotherium licentisp. nov.TNP 03978)头骨,正型标本 A. 侧面;B. 背面;C腹面 (孙丹辉供图) 

  甘肃庆阳桑氏大唇犀新种Chilotherium licentisp. nov.TNP 00328)下颌骨 A. 侧面; B. 咬合面 (孙丹辉供图) 

  甘肃庆阳桑氏大唇犀新种Chilotherium licentisp. nov.复原图(陈瑜绘图) 

  桑氏大唇犀生态复原图(陈瑜绘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