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要闻

头条要闻

宁夏地区犬熊属研究新进展

发表日期:2019-02-18来源:放大 缩小

  犬熊科是在中新世(2300-530万年前)叱咤风云的食肉目成员,遍布欧亚非和北美。其中分布最为广泛,种类最多的是犬熊属Amphicyon和泽犬熊属Cynelos,二者尤其在欧洲和北美繁盛。然而作为连接欧洲和北美的桥梁,东亚地区二者的化石记录非常零星。 

  宁夏同心地区近几十年出产了大量的中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构成了著名的铲齿象动物群。在这批化石中,不乏有食肉目的成员。最近,古脊椎所博士生江左其杲等报道了产自宁夏同心野狐狸圈子沟的一件犬熊类的上颌化石。进过详细的描述对比,确定为犬熊属的一个新种,即占祥犬熊Amphicyon zhanxiangi,种名献给为中国新生代哺乳动物做出巨大贡献的邱占祥院士。占祥犬熊是一种体型中等的犬熊,稍小于欧洲的大犬熊Amphicyon major和巨犬熊Amphicyon giganteus,但大于北美的葛氏犬熊Amphicyon galushai。占祥犬熊的P4前附尖明显,原尖较大而靠后,M1前尖显著大于后尖,这些特征与欧洲的巨犬熊最为接近,而和欧洲的大犬熊和北美的几种犬熊都不一样。该论文最近在线发表在美国古脊椎动物学报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上。 

  根据形态对比和化石记录的详实考证,认为犬熊属从欧洲迁徙到亚洲至少发生过3次。第一次发生在早中新世,表现为北美首次出现犬熊属,其形态和欧洲早中新世早期的阿斯特犬熊Amphicyon astrei接近。亚洲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类犬熊的化石证据,但却是它们迁徙的必经之地。第二次迁徙发生在早中新世晚期或中中新世早期,即占祥犬熊在亚洲的出现。占祥犬熊的形态与欧洲的巨犬熊接近,很可能代表巨犬熊类迁往亚洲的一支。缅甸地区晚中新世的犬熊类(未命名)和占祥犬熊一样有着宽大M2,可能为占祥犬熊迁往东南亚的后代,但这个假说还有待考证。第三次迁徙发生在中中新世,代表为新疆乌伦古地区的乌伦古犬熊Amphicyon ulungurensis。乌伦古犬熊形态和占祥犬熊,巨犬熊不同,反而和欧洲的大犬熊近似,时代上也几乎一致,可能代表大犬熊类迁往亚洲的一个代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亚洲的犬熊属化石记录仍然非常不完备,随着更多化石的发现,上述迁徙的方向的可能会有所调整(比如一些欧洲的犬熊可能也是来自亚洲的)。 

  同心地区的犬熊化石进一步证明了在中新世时期,欧亚之间存在着多次的生物交流事件。这些迁徙事件的模式(物种特异性或者是时代特异性)还有待更多的化石的发现来揭示。 

原文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2724634.2018.1539857?journalCode=ujvp20

1. 占祥犬熊的化石(江左其杲 供图)

2. 犬熊属在欧亚北美之间的迁徙示意图(江左其杲 供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