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组织评选的“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发布。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云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贵州大学等科研团队完成的十项成果入选。这些成果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
古脊椎所李淳研究团队的“具有过渡形态的重要基干龟类:始喙龟”、张晓凌研究团队的“距今3-4万年前人类踏足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邹晶梅(Jingmai K. O'Connor)研究团队的“从组织化石研究鸟类的演化”,以及周忠和、邓涛、徐星、朱敏、刘武、吴秀杰、张蜀康等研究人员参与编写的《生物演化与环境》教科书分别入选。
成果介绍:
具有过渡形态的重要基干龟类:始喙龟(排名第一)
李淳研究员课题组于2018年8月23日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报道了对中国始喙龟(Eorhynchochelys sinensis)的研究,为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问题提供了全新的重要信息,填补了龟类起源的缺失环节。中国始喙龟发现于贵州关岭,约2.3亿年前的上三叠系,是至今已知的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基干龟类,也是最早出现牙齿退化,具有角质喙的龟类。始喙龟还具有肋骨加宽、腹甲缺失、耻坐骨愈合等过渡性特征,证明了龟类演化也是“渐进式”的,而非以往提出的“突变式”。始喙龟头骨保存较好,显示出双孔类特征,系统发育分析也验证了龟类属于双孔类的假说,但既不是主龙型类,也不是鳞龙型类,修正了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始喙龟发现于浅海相地层,具有水生和陆生混合的形态特征,指示龟类很可能起源于水陆交互环境。
相关链接: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1811/t20181103_5155564.html
距今3-4万年前人类踏足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排名第三)
张晓凌研究团队于2018年11月30日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道了青藏高原腹地的尼阿底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及其研究成果。西藏尼阿底旧石器遗址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是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纪录,刷新了学界和大众对世界屋脊人类活动历史、古人类适应环境能力的认识。
该研究获得学界高度肯定。审稿专家认为“尼阿底的发现圆满地解决了遗传学和考古学对人类最早涉足青藏高原时间的不同认知问题”。 Science同期配发的评论文章认为“尼阿底人4-3万年前生活在4600米高原充分证明了我们这个物种作为殖民动物的伟大胜利”。
相关链接: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1812/t20181205_5207281.html
从组织化石研究鸟类的演化(排名第五)
邹晶梅研究团队于 2018年10月22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报道了在一件距今1.2亿年前的原始鸟类上保存的肺部结构,保存肺部结构的是一件发现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始吻古喙鸟化石,古喙鸟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今鸟型类代表。已有的化石证据表明单一方向气体流动这一特征在恐龙(包括鸟类)演化历史中出现较早,但是能够进一步揭示肺的结构的化石还从未在主龙类化石中有过发现,本研究为揭示早期鸟类呼吸系统的演化提供了关键信息。
此外,研究团队于 12月5日,在英国《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还首次报道了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反鸟类的髓质骨(Medullary bone)材料,这是迄今为止最为确凿的中生代鸟类髓质骨研究,为探知早期鸟类的演化历程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次研究发现,髓质骨不仅仅存在于长骨中,例如股骨、胫跗骨等,还存在于趾节骨中,这显示髓质骨的出现是一个系统性的发生过程,而不是一种局部病理表现。同时,本研究认为髓质骨可能在中生代就已经出现,是鸟类的一类进步特征。髓质骨伴随着纤细的中空骨骼一起出现,使得鸟类的蛋在相对增大的同时,骨架更轻,更适合飞行。
相关链接: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1811/t20181103_5155570.html
相关链接: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1812/t20181210_520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