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志书内容包括了截至2018年年底发现于中国并正式报道的210余种蜥臀类恐龙,并附207个插图。每个属、种均有鉴别特征、产地与层位等。在大部分阶元的记述之后有一评注,为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或编者对该阶元新认识的阐述。
本书是我国凡涉及地学、生物学、考古学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博物馆及业余古生物爱好者的基础参考书,也可为科普创作提供必要的基础参考资料。
《中国古脊椎动物志》系列图书为国家出版基金出版项目重点图书,编委会将其编写宗旨确定为:“本志应是一套能够代表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当前研究水平的中文基础性丛书。本志力求全面收集中国已发表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资料,以骨骼形态性状为主要依据,吸收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成果,尝试运用分支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阐述古脊椎动物演化历史、改造林奈分类体系,使之与演化历史更为吻合;着重对属、种进行较全面、准确的文字介绍,并尽可能附以清晰的模式标本图照,但不创建新的分类单元。本志主要读者对象是中国地学、生物学工作者及爱好者,高校师生,自然博物馆类机构的工作人员和科普工作者。”
传统意义上的蜥臀类是恐龙类的两大分支之一,其中包括陆地生物中体型最大的动物和恐龙家族中所有肉食性物种,确切的化石记录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最晚期,分布于所有大陆。中国蜥臀类化石非常丰富,涵盖了这一类群在中晚期(侏罗纪早期到白垩纪晚期)的演化历史。自1929 年中国的第一种蜥臀类被报道以来,截止到2018 年年底,我国总共已经报道了210 余种蜥臀类恐龙,分布于18 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国蜥臀类化石的代表性产地包括云南(下、中侏罗统),四川、重庆和新疆(中、上侏罗统),辽宁和甘肃(下白垩统),内蒙古、河南和山东(白垩系)以及江西和黑龙江(上白垩统)的一些化石点,较重要的蜥臀类化石产地还包括宁夏(中侏罗统),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中、上侏罗统)以及山西(上白垩统)的一些化石点。
中国的蜥臀类研究,尤其是虚骨龙类的研究,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蜥臀类的两大分支之一蜥脚型类的各个演化阶段的代表在中国都有发现,包括早期分异的大足龙类、早期分异的蜥脚形类、早期分异的蜥脚类、早期分异的真蜥脚类、早期分异的新蜥脚类以及新蜥脚类当中的梁龙超科和阔鼻龙类。蜥臀类的另外一大分支兽脚类在中国的化石记录更加丰富,涵盖了兽脚类的主要分支,尤其是其中的虚骨龙类。虚骨龙类主要亚类群有暴龙超科、似鸟龙类、美颌龙科、阿尔瓦雷兹龙超科、镰刀龙类、窃蛋龙类、驰龙科、伤齿龙科和鸟翼类,这九个虚骨龙亚类群的化石在我国都有产出,其中暴龙超科、阿尔瓦雷兹龙超科、镰刀龙类、窃蛋龙类、驰龙科和伤齿龙科则在中国有着各自类群最好的早期化石记录。另外,2002 年发现的擅攀鸟龙科和2009 年的近鸟龙亚科也几乎只发现于中国。这些化石为非鸟恐龙向鸟类的转化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信息,成为鸟类恐龙起源假说和鸟类主要特征演化研究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也使得非鸟恐龙向鸟类的转化成为当前研究最翔实的主要演化事件之一。
中国蜥臀类恐龙化石的研究成果卓著,是当今世界蜥臀类恐龙研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是几代学者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们感谢所有为中国蜥臀类恐龙研究做出贡献的人们,特别是杨钟健先生、赵喜进先生、董枝明先生与何信禄先生。
本册的研究基础是由Li 等编写的《The Chinese Fossil Reptiles and Their Kin》第二版,其中介绍了99 种蜥臀类恐龙。在该书出版之后,又有110 余种蜥臀类恐龙被报道(截止到2018 年年底)。这些物种几乎涵盖了蜥臀类的所有主要类群,其中一些物种对于研究所属类群的演化,乃至更高阶分类单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