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科学家精神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为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023年5月9日,中科院古脊椎所榆社野外科考团队联合天津自然博物馆和山西榆社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学习二十大报告,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党日活动,让党旗飘扬在野外科考一线。1918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G. Andersson)开始在中国收集化石,其中榆社盆地的化石占据重要份额。上世纪30年代初开始,法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德日进(P. Teilhard de Chardin)和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桑志华(E. Licent)与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在榆社采集到大批化石。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邱占祥院士为首的科考团队连续在榆社县开展大规模的地质古生物考察、发掘与研究。目前,榆社发现的化石共有一万余件,是远近闻名 “化石之乡”,被誉为“史前地球的生命信息库”,其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化石为距今约530万年至250万年的上新世的化石,在学术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和“承上启下性”。
本次野外科考是邱占祥院士工作站的重要科考活动。科考团队在二十大报告的精神感召下,沿着老一辈科学家的足迹,在郝北、张村、云簇、沤泥窊、北马会、桃阳、高庄、麻则沟、海眼、泥河掌、南河底、青阳坪等地点,考查新生代地层发育情况、交流不同区域间地层对比、推测化石可能的产出层位,为复原盆地的新生代地层和地貌发育史,获取有价值的科学信息。科考团队一致认为,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广大科研人员必须自觉践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本职工作,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力争使我国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走在世界的前沿。
在主题党日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前往河峪乡参观了偏良村中共榆社县临时委员会纪念馆,了解榆社县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历程,感悟无数革命先辈们不畏牺牲的奋斗历史及先进事迹,深刻领悟共产主义的思想伟力和红色革命的强大精神动力。
科考团队在榆社群马会组
科考团队在榆社群高庄组
科考团队在榆社群麻则沟组
科考团队在榆社群海眼组
科考团队在中共榆社县临时委员会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