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初至11月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开设了《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课程。这是古脊椎所与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古脊椎动物学及相关领域青年人才。
《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课程由古脊椎所徐星院士领衔,二十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共同授课。课程将脊椎动物的进化置于地质历史的框架中予以介绍,重点介绍一些高阶元类群(如脊椎动物、四足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早期进化历史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讲述如何利用多学科技术和手段,在认识人类起源和演化以及环境演变的基础上,理解人类起源和演化、农业起源和发展等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介绍人类考古遗存中生物指标记录分析以及DNA和蛋白组学研究,了解人类起源和演化的过程,探讨人类获取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行为,揭示气候变化对人类文化、生存方式及生活模式的影响,探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与适应。
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学生们纷纷表示,课程内容丰富、新颖,不仅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此次《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课程的成功举办,是古脊椎所与西北大学深化合作、共育未来人才的重要成果。未来,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探索更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研究领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