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中生代的鸟园

发表日期:2009-09-11来源:放大 缩小
1.2亿年前,辽宁的西部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原始鸟类的乐园。那时的鸟类大多口长“钢牙”,手具利爪,看起来远不如它们今天的后代友好。这些古鸟有的还笨拙地学着飞行,在树枝间蹦来蹦去;有的则已是身怀绝技的飞行高手;更有的飞出丛林,整日漫步在湖边,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1)不经意的发现填补了鸟类演化的空白
1982年甘肃玉门偶然发现的一件中生代鸟类化石,拉开了我国中生代鸟类研究的序幕。这件仅仅保存了一侧不完整的后肢的古鸟类化石,在1984年被命名为甘肃鸟。甘肃鸟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类。化石一经发现,便开始受到国际上同行的关注,因为早期鸟类的化石实在是太稀少了,更何况是发现在l亿多年前的属于早白垩世的地层中。甘肃鸟为什么那么引人注目呢?我们需要对历史做一点简单的交代。
始祖鸟化石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恐怕都不太陌生。这种鸟类身披现代鸟类的羽毛,生活在距今大约1.5亿年前的晚侏罗世,在骨骼特征上和爬行动物没什么两样,因此是鸟类从爬行动物演变而来的最好的古生物证据。首次发现始祖鸟化石是在1 861年,只比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著作晚了几年,于是毫无疑问地成了当时支持进化学说的最重要证据之一。时至今日,始祖鸟仍然是最知名的化石种类之一。
1987年,辽宁省朝阳胜利乡农民在自家的农田附近,发现了辽西第一件中生代鸟类化石。这就是1992年被命名为中国鸟的化石。1990年我国古生物学者在辽宁朝阳波罗赤寻找鱼类化石时,偶然发现了当时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早白垩世的鸟类。1992年该化石被命名为华夏鸟。
(2) 孔子鸟--最早退化了牙齿的鸟类
我们都知道,现生的鸟类全都没有牙齿,它们靠鸟喙取食。但在远古的中生代,大多数的鸟类保留着嘴中的牙齿。在辽西中生代鸟园中,1995年命名的孔子鸟算是最值得一提的。孔子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有喙的鸟类,比大多数中生代的鸟类都原始,翅膀上的利爪还相当发达。与绝大多数的中生代早期鸟类不同,孔子鸟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孔子鸟的飞行能力比始祖鸟要强,而且后肢也已经更适合于攀援树木。此外,孔子鸟与始祖鸟非常不同的另外一点显著特征,是孔子鸟骨质的尾椎已经愈合为一根较短的尾综骨,而始祖鸟还保留有23节自由的尾椎。虽然,具有角质喙这一特征和现生的鸟类相同,但孔子鸟显然是一类十分特化的鸟类,它和现生鸟类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
(3) 四世同堂--快乐相处的大家庭
在辽西发现的中生代鸟类化石中,具有多种不同的种类。尽管它们所处的时代大致相当,但它们并不处在同一进化水平上。换句话说,它们其中的一些种类比较原始,而另外一些则相对比较进步,因此从系统演化的角度来说,它们代表了早期鸟类演化的几个不同阶段的成员。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是“四世同堂”。例如,孔子鸟便是其中已知最原始的代表,它好比其他鸟类的旁系祖先。而辽西发现的大多数鸟类都可以被归入到一类被称为“反鸟类”的小家族,成员包括中国鸟、华夏鸟、波罗赤鸟、辽西鸟、始反鸟、原羽鸟和长翼鸟等等不同的类型。在这个小家族中,原羽鸟最原始,因此辈份也就最高。在这些反鸟化石中,每一个成员的口中都还发育牙齿,这是从爬行动物祖先保留下来的原始特征。此外,在翅膀上,还或多或少地保留一些小爪。它们不仅能够飞行,而且在飞行能力上,一般都超过了始祖鸟和孔子鸟这些更原始的鸟类类型。
(4)原始而美丽的羽毛
我国中生代发现的所有鸟类中,原羽鸟的羽毛可能是最有意义的了。它保留了一对十分独特的尾羽。这种原始的羽毛仅仅在后端才出现羽毛特有的羽枝,而没有分化出羽枝的前端酷似一根加长的鳞片。这种原始的羽毛类型,可能代表了由鳞片向羽毛演变中的一种过渡类型,因此为研究羽毛的起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证据。在许多孔子鸟的一对尾羽中,也能见到类似的结构。对于这样一种原始的羽毛类型,还有一些人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这种羽毛可能不是原始的类型,而是一种特化的类型。在现生的鸟类中,天堂鸟的尾羽与它们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样。总之,这些羽毛独具特色的构造,无疑给本已丰富多彩的早白垩世的鸟类大家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5)走出丛林--伴水而生的鸟类
辽西的古鸟类几乎都具有了飞翔的本领,它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今天的鸟类大多数生活在树上。同时,也有很多的鸟类失去了飞翔的本领,在地面奔跑;有些则适应了水边或水中的生活。辽西的古鸟大多数也是树栖的鸟类,包括孔子鸟、中国鸟、华夏鸟、波罗赤鸟、原羽鸟和辽西鸟等等。在反鸟类这一鸟类家族中,长翼鸟的生活环境有些特殊。它的脚的特征显示,这是一类树栖能力很强的鸟类。它的后肢短小,但前肢却十分发达,显示了强大的飞行能力。由于嘴巴较长,并有锐利的牙齿,因此推测这可能是一种以鱼类等水生动物为主要食物,生活在水边树上的鸟类。长翼鸟可能具有与现生的翠鸟非常类似的生活方式,它可以长时间地栖握在树枝上,发现水中的猎物后,靠重力、后肢的弹力和翼的推动力快速向下俯冲,用嘴捕捉猎物,其后通过翼快速有力地击打水面起飞,并返回到栖枝。长翼鸟的生活习性同以往发现的其他反鸟不同,很显然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态适应类型。2001年,一种新的古鸟被发现于朝阳地区,它被命名为“会鸟”,是早白垩世时期最大的鸟类。会鸟比始祖鸟还要大。
孔子鸟化石
华夏鸟化石
始祖鸟复原图
附件: